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10個巧手遊戲 強化精細動作發展

雅雅在大班上學期,經醫師診斷為發展遲緩,尤其是在精細動作的部分有明顯落後,平常雅雅在班上很少進行畫畫及美勞活動,偶爾在老師要求下嘗試拿起畫筆畫圖,畫的線條細細淡淡有如絲狀,且仿畫、描寫能力都較同年齡孩子落後許多。

  下學年雅雅就要進入國小就讀了,眼看雅雅的畫圖運筆能力還很差,媽媽積極的為雅雅進行運筆訓練,希望能做好入學前的書寫能力準備,但雅雅意願還是不高,且常常因為畫圖寫字一事,與媽媽有相當多的爭執,讓媽媽不知所措。媽媽擔心如果不堅持運筆訓練,會影響小學後的學習能力,但又不想常為此與雅雅鬧得不愉快,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發展遲緩的孩子,手部力量、協調性及靈巧度都較為不足,對於孩子自身的生活功能,以及往後入學的書寫能力都會有所影響,除了運筆練習外,筆者提供十個巧手運動,父母在家中可以帶著孩子一同進行。

  一、兩指動一動:嘗試找出孩子喜歡的食物,像巧克力、小饅頭,一次將一顆放在桌面上,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拿起來吃,如果孩子還是習慣用五指或三指取物時,則可利用家中的製冰槽(或其他有深度小洞的容器),在裡面放進小顆巧克力,讓孩子不得不練習用前兩指指尖深入小瓶罐中,才能取出小巧克力。也可以增加難度,將糖果放進透明(看得到以增加動機)的有蓋罐子,讓孩子先練習將盒子旋轉開來想辦法取出;或是將內容物改為是有包糖果紙的糖果,順便讓孩子練習將糖果紙撕開,作為手肌力及雙手協調的練習。

  二、大廚師遊戲:在家中和孩子一塊兒進行揉麵團、麵團活動,在麵團內加上小玩具、小珠珠,讓孩子想辦法在大麵團中一一取出;再和孩子玩壓麵團,壓成一片片的水餃皮後,在水餃皮內放進一顆小彈珠,一起來包水餃;包完水餃後,以雙手手掌搓揉麵團,搓成長長的麵條,並把搓成的兩條長麵條捲成麻花捲;或練習以前兩指揉小湯圓,比賽看誰可以搓得多,加強前兩指的操作及靈活度。為增加樂趣,可以加上模型,做成不同的麵團造形。

  三、手指謠:坊間有很多手指謠及搭配兒歌的錄音帶,一邊跟著念唱兒歌,一邊也可以增加十根手指頭的靈巧度,以及練習以大拇指輪流觸碰其他指頭,或玩警察捉小偷活動,一邊做出槍的動作(警察),一邊指出一根手指頭(小偷),左右手輪流替換,且漸進增加手指頭的數目,訓練雙手協調及反應敏銳力。

  四、小小設計師:平常在家中可以多讓孩子進行工具操作,像是玩打洞及釘書機活動。現在打洞的模型工具很多,找幾個孩子喜歡的模型讓他在家中打出不同的形狀,或是請孩子協助釘資料、打出紙袋樣(兩張紙合放整齊,沿著四周打洞,留下一邊即可);也可以配合節慶做不同造形的應景物,像是耶誕襪、服裝造形設計。

  五、夾子遊戲:家中的晒衣夾是訓練前兩指用力的很好工具,為引起孩子興趣,可以將夾子夾在孩子的衣服上,讓孩子先練習取下來,等孩子有興趣後,讓孩子夾在不同模型的紙板上,或是以夾物品的大夾子或是鑷子,讓孩子練習夾小玩具、夾彈珠、夾小米粒,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上。

  六、剝花生、瓜子、剝水果:在家中很多事情常常都是家人代勞,很少有機會讓孩子自己動手來試試,其實不妨讓孩子在家中也有這樣的機會,要吃花生、瓜子或水果,也可以自己試試,或是請孩子幫忙剝給爸爸媽媽吃,孩子也會很有成就感。

  七、插棒、投幣遊戲:利用坊間的玩具,練習前兩指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在投幣活動時,除了一次拿一枚硬幣投入撲滿的練習外,也可增加難度讓孩子練習一次先拿五枚硬幣放在手心,再一次投一枚硬幣進撲滿,其他硬幣不能掉落,做從手掌到手指的掌指協調練習。

  八、撕貼貼紙: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貼紙,利用坊間不同形狀、顏色、造形的貼紙,先讓孩子練習將貼紙撕開來。為降低難度,剛開始可以拿稍有厚度的貼紙(最好上面的圖案是孩子喜歡的),比較方便撕開來,或是稍微先協助撕開一小角,剛開始製造一下孩子的成就感,再慢慢增加難度。或以電腦設計簡單的圖案,以圓圈圈替代蘋果的輪廓,孩子練習以小圓圈圈貼紙,嘗試貼在蘋果輪廓的圓圈圈內。

  九、串珠、串通心麵、穿洞板:串珠可以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除了坊間的串珠玩具外,在家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串珠玩具,先將粗細吸管剪成小段(平常喝珍珠奶茶的粗吸管可拿來使用),讓孩子練習以粗線串小段吸管,或是直接以五顏六色的通心麵串成漂亮的項鍊、手鍊。

  十、針筒、滴管遊戲:可以在醫療器材行購買到無針針筒及滴管,以針筒及滴管將水由一邊容器取到另一邊容器,或是在圖畫紙上作成滴畫、吹畫。

從日常生活中 加強整體動作經驗

  除了以上活動外,家長在家中不妨就地取材,多提供不同素材的畫紙、畫筆、材料,讓孩子優游自在的進行美勞遊戲(撕、摺、剪、貼、著色……);讓孩子有機會多嘗試自理活動,像是讓練習自己扣扣子、接拉鏈頭、拉拉鏈、夾髮夾、穿鞋、綁鞋帶……,或是做簡單的家事,像是擰乾毛巾、擦桌子……。這些都是每天孩子例行的活動,但往往父母會輕忽孩子的能力,而剝奪了孩子的學習經驗。

  一般精細動作、手部動作能力不佳的孩子,較多是源於軀幹、肩膀、手臂、手肘、腕關節等穩定度和靈活度不夠,所以在家中除了進行桌面上的操作活動外,還可以改變不同的姿勢進行例行的操作活動,像是在牆上作畫、走迷宮,或直接將磁鐵棋盤掛在牆面與孩子玩棋類遊戲,做垂直面手臂懸空的練習;以及在地面上雙手撐著作畫、玩樂高積木,或趴著丟沙包進入前方固定的容器內等。此外,還是要建議多帶著孩子進行攀爬、吊單槓、小狗爬行等活動,以加強孩子的整體動作經驗。

  精細動作的發展,除了動作經驗的增加外,當然也須實際了解孩子的手部本身機能(神經、肌肉、骨骼……)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良好的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訊息的支持。孩子沒辦法進行精細動作的活動,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觸覺較為敏感,或是本身受限於視力或視知覺問題?這些除了家人平常的觀察及了解外,也須借重相關專業(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視力師……)的進一步評估及釐清。.
精細動作─發展就像一座金字塔

                                     職能治療師  蔡詠如

    當我們提到精細動作,不外乎最先想到的就是拿筷子、剪刀、寫字,簡單來說能夠有品質且有效的”操作工具”是精細動作最大的目的,但是孩子是怎麼一步一步將這些技能通通學會的呢?

    精細動作包含了伸手取物(reaching)、抓握(grasping)、於手掌內操弄物品(manipulating objects)以及工具使用(using tools)四大項度。當3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對外界事物好奇、想嘗試身手去觸碰物品的那一刻起,精細動作的發展就已經開始;儘管當時寶寶的軀幹穩定度不足,無法支撐自己坐起或者移動肢體來真正的拿取到物品,但隨著每一次動作的嘗試、與視力發展,大約到4-6個月時,寶寶就能精準地拿取身邊的物品,同時間寶寶會發現並且學習到,搖動手上的玩具可導致聲音發生的因果關係,而開始想要操弄玩具,包括翻轉、換手、撥弄…等等。因此我們可以知道,精細動作的發展猶如一座金字塔,若要能爬到頂端、達到工具操作的目的,粗大動作、知覺能力以及認知的發展就會是一塊塊構成金字塔的基石,缺一不可;但如同俗話所說「熟能生巧」,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扮演連結各項基礎能力與內化的角色,是促進精細動作發展裡最重要的歷程。

    實際在引導學齡前孩子使用雙手的過程中,猶如辦家家酒的假扮遊戲最能幫助孩子進入練習的情境而不覺得是在訓練,以下讓我們看看一塊黏土是如何施展魔法,讓孩子個個搖身一變成為天才小廚師:

*          小廚師大身手

1.    暖身活動─揉麵糰:將黏土拉開成絲,再一一黏起搓揉成塊。在拉開黏土的過程中,孩子須固定手指抓握住黏土的動作,依靠從肩膀、上臂接著手肘向外伸展的力量將黏土撕開,反覆此動作的過程可強化整個上肢近端關節(肩膀、手肘、手腕)的力氣,為接下來精細動作的手指操作提供良好的支撐與穩定度。

2.    煎餅製作:黏土搓圓→壓至最扁如薄片→手指頭按壓餅面當作加料→捲起完成。

3.    水餃:黏土搓圓→壓扁一些如圓形肉餅→手指按壓肉餅周圍→兩側捏起對折→將周圍捏合形成水餃形狀。

4.    包湯圓:捏起黏土些許,搓揉成和彈珠相似大小的圓形→將彈珠置於黏土上方→手指將彈珠壓入黏土中→包起來。

5.    彈珠水餃、尋找彈珠:再揉一塊黏土壓扁,將方才包好的彈珠一一放入後,將周圍捏合形成超大的水餃。最後再請小朋友將黏土撥開找出彈珠,並利用大塊黏土的黏性,將彈珠上的殘餘黏土清理乾淨,收拾結束。

    上述活動中使用到的精細動作技巧,歸納為以下:

ü  搓圓:需運用雙側協調能力,孩子一開始由於雙手無法良好做出反向畫圓的動作,單向動作的結果容易變成搓長條,因此可先讓孩子將黏土放置於地板上,以單手做搓圓的動作即可。

ü  壓扁:學習不同的力道控制、壓出不同厚度的圓餅。當力氣不夠時,可建議孩子將手打直後用整個上半身的力量往下壓,其反作用力也可提供孩子訓練近端關節的穩定度。

ü  捏合:可觀察孩子在捏黏土的過程中,是否使用拇指與食指的指尖做對掌動作,讓虎口保持撐開的圓弧形,此為握筆姿勢中最基礎的要素。

ü  撥開:可加強食指或者拇指單一動作的訓練,以及手指間的分化動作、雙側整合的經驗,例如:一手在撥開黏土時,另一手須做拿穩彈珠的工作。

ü  三指抓握動作:由於將彈珠上殘餘的黏土清掉時,須以食指、拇指、中指拿住彈珠,像蓋印章的動作按壓於大塊黏土上,類似捏合黏土的作用,此一動作也可為日後握筆、或者剪刀的使用做準備。

    練完單純的手指運動,接著可加入一些視覺要素,除了讓遊戲變得更多元、有趣,也可進一步提升視覺與動作整合的能力:

*          貼紙躲貓貓:將十幾張印有小朋友喜愛圖案的貼紙對半剪下,混合於一起後,請小朋友找出可相互配對的貼紙。此活動的重點在於撕貼紙、以及將配對貼紙黏在一起、做對準的手指動作,都考驗了小朋友手指精細的協調能力。另外待小朋友熟悉了搜尋貼紙的方式,可進一步將貼紙黏貼於房間的各個角落,加強小朋友進行配對時所需的視覺搜尋以及視覺記憶能力。

*          積木陀螺與直升機(如右圖):旋轉陀螺的動作會分化並使用到較多根手指頭的動作,接觸手指面積較廣;而旋轉直升機時,則是以前三指的指尖動作轉換為主。拼裝積木的過程中,若小朋友尚未能直接以觀察的方式仿作,可先示範一次並將步驟解釋清楚讓
孩子記得。

*          紙蝸牛:將紙剪成長條狀後,讓孩子自行想辦法捲起,越細越好,最後鬆開手後即形成蝸牛殼,最後由大人協助將蝸牛的觸角與尾巴剪出。若孩子能將紙捲捲得越細,表示其運用指尖操作的能力就越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