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 星期三

分享一個我跟藝術治療師小婉長期討論相處等學習到的幾點

分享一個我跟藝術治療師小婉長期討論相處等學習到的幾點。(往後會持續記錄分享)

(1) 有關語言發展,再更小的時候,例如1歲左右,有些孩子會出現任何音都沒有發出來的狀況,但這不代表這樣的孩子"有問題"真的會比較擔心的反而是,1歲左右的孩子連使用自己的食指指物體的動作都沒有發展或表現出來。
(2) 一般我們會預期孩子抗拒或著是對媒材敏感的反應是尖叫大叫跑走或是說很髒。尤其是2~3歲的孩子,語言已經越來多,認知能力也出來。
但原來有另一種是很冷靜,完全不會有任何語言反應動作。就是不動。
這樣的孩子,很難只藉由一堂課的時間來判定是後天環境教養還是先天上有些狀況,即使有特殊狀況,要老師在一堂陌生的塗鴉客(非治療課)要老師直接去在該家長面前直接點出,對老師來說也是非常尷尬的。(我相信多數家長應該可以認同,因為至少我是認同的,只靠一堂課,老師是專業,但她不是算命師XDD)再加上多數家長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有狀況。
這樣的孩子只能初步的假設,平日過度保護的機率非常的高,一般很容易接觸到的沙子,草地,小石頭,樹木等等等等,孩子都沒有機會去探索(甚至曾被制止)然後這樣的家長也最容易不讓孩子繼續接觸塗鴉,因為她只會認定孩子不喜歡罷了,其實對孩子來說,反而失去正面發展跟被觀察引導的機會

心得文

我認為"固定成員"的PG,孩子才能真的交到屬於她的朋友,女兒唸著她朋友的名字,很期待與他們玩的朋友,真的都是長時間(並不一定是每天)自己經驗,一個月三天,一整天的相處。3歲後,他們自己就會開始巴拉巴拉對話聊天,並且創造發明一些(大人看起來很無理頭)的遊戲,不需要真的有大人介入教育或引導些什麼。並且再沒有碰到的時間,也會主動問起對方或者是共同的回憶。不同於幼稚園,無論如何,幼兒園就是團體生活,有固定的作息跟課(就算是再輕鬆的幼兒園,還是會有早上都是做陶土,早上都是唱跳,早上都是體操,是以老師為主),若要比較,找志同道合的家長組長時間穩定的PG,孩子們間自我發揮的空間與時間都更大。若把找幼兒園當作是幫孩子找同儕刺激的唯一且主要的第一的原因,我覺得就台灣目前幼兒園的師生比與"管理"。家長可能會失望。除了跟幼稚園這個選項相比之外,我覺得家長帶著孩子到處找好老師跑課,根希望孩子能因此得到很熟悉且互動頻繁的朋友,也是有違背的,因為不論如何,就算很好很有名的老師有自記的場地,她仍有場租的壓力,家長們也可能上了這課,馬上又要趕下一個課,根本沒有辦法依靠累積時間,讓孩子們互相熟悉,孩子頂多是知道老師是誰,喜歡老師,喜歡內容。但是跟交朋友有朋友互動這件事情,我認為可能性非常低

繪本推薦 草莓草莓 砰砰



我女兒3Y5M最近很喜歡這一本,我有購入,故事是在說刺蝟生日,一開場壽星刺蝟就說天啊是誰是誰是誰吃掉的,來參加的好朋友就鴨子,小豬,猴子,其他兩隻忘記了,都說怎麼可能是我,我不喜歡吃蛋糕耶,大家都不承認,然後刺蝟就到地下室去調配神奇藥水,每一頁就是他的五個動物好友們喝了神奇藥水之後,杜子像氣球依樣鼓起來,飛上天,一頁飛上去一隻動物,然後放屁,很可愛的是從屁屁裡面可以知道動物吃了什麼。結果是其中一隻動物吃的,因為他的屁都是草莓蛋糕,他就跟刺蝟說抱歉,其他的朋友們才說,其實 其實 我們也有吃一點點啦 我也有啦我也有,然後刺蝟就說沒關係那大家在一起重新做一個吧,結果做好之後,刺蝟要設定自動照相,就像封面依樣,跑回去,發現照出來的照片就是大家都張大嘴巴忍不住侑大口吃了,很可愛,很好笑,我看YOUTUBE友人分享,超可愛!!我女兒最近每天點播然後笑超大聲,我覺得用色也好溫馨

在家也可以上親子黏土課

【眉標】在家也可以上親子黏土課 !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樂樂親子共創藝文空間負責人邵宗萱(萱萱老師)     

【前言】買了昂貴且通過歐盟檢驗的兒童黏土,孩子卻不愛玩,為什麼?爸比媽咪覺得自己沒有美術天分,特別買了親子黏土教學書回家,但孩子一直叫爸比媽咪捏,自己完全不捏,怎麼會這樣?我的孩子好像特別敏感,應該延緩他接觸黏土這項媒材嗎?想要保存甚至裱框孩子的粘土創作,可是每每不到一個月,整個作品都變成黑黑髒髒的發霉了,黏土作品保存有妙招?

P3

【中標】入門黏土推薦與選擇

Q :最推薦家長購買哪一款黏土作為在家開始可以引導孩子,與孩子共玩的黏土選項?為什麼?
A :
樂樂親子共創藝文空間負責人萱萱老師推薦從輕黏土或超輕黏土作為入門與孩子一起玩黏土。
推薦從輕黏土或超輕黏土作為入門使用黏土,最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取得性便利、價格平實,家長們在離家近的文具行皆可購得,不用苦思刻意前往美術社尋找材料,保持輕鬆無壓力的心情與孩子一同玩樂黏土很重要。
2 輕黏土或超輕黏土本身材質的延展性高,不會太硬也不會太軟,因此,當孩子小手的力量還沒有發展至成人那麼大時,只要孩子們稍微使力就能夠捏得動、搓得動,當一開始使用的黏土太硬時,當孩子使勁捏都無法塑型,容易產生挫敗感,覺得他們根本捏不動這個媒材,很容易放棄不想玩。
3 用不完的輕黏土或超輕黏土保存方式較容易,只需要利用保鮮膜包完整包好,每一次想玩時,從中挖出一些來捏、來玩,進行混色皆可。

【BOX】TIPS:玩黏土前,在雙手掌心輕抹上一層凡士林
在玩之前,建議家長與孩子都在掌心輕抹上一層凡士林或保濕乳液等,這麼做的原因,是不會在捏黏土的過程中,讓黏土一直沾黏黏在家長或孩子手上,無法進一步隨心所欲地做出多種變化,不僅僅更方便孩子進行揉捏,更能夠大幅提高有些較敏感的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黏土這個媒材的接受度。

Q :除了輕黏土或超輕黏土以外,其他像灰色的陶土、樹脂土以及市面上最近很流行的玉米黏土,也適合用於剛開始接觸玩黏土的學齡前孩子使用嗎?
A :
【小標】泥土、陶土的特質與使用優缺點
每個幼兒藝術老師可能都有自己的偏好,像我個人是很喜歡泥土、陶土的老師。最主要我認為泥土、陶土有3大優點:
1泥土、陶土沒有色素,其實非常天然。
2泥土、陶土藉由水分調整濃稠度,其實很能夠讓孩子自在地操作。
3泥土、陶土不需要額外像是白膠的黏著物,方便操作。
在我實際課堂的經驗裡,我曾帶領過2~3歲的孩子玩泥土、陶土,大家用手、腳玩得很開心。
不過,家長如果要在家陪著孩子玩,可能要必須先知道泥土、陶土的特性可能會帶來的困擾如下:
1. 沒有輕黏土或超輕黏土能互相混色,產生色彩上的多樣化性變化,主要顏色就是灰色。
2. 保存困難,如果想要保存孩子作品,可能還需要額外燒製。

P4

3  泥土、陶土使用的過程,加水軟化後就能重複使用,但是拿捏不易。過硬或過久的已成硬塊的黏土則需額外泡水處理後,也可放入玻璃罐製成泥漿,供未來陶土黏著時使用。
4  在家玩泥土、陶土非常容易就會全身都沾滿泥土、陶土,玩之前可能還要刻意在地上舖上墊子方便玩完後清理,輕黏土或超輕黏土,因為不用額外加水,大部分只需要在小桌子上鋪上墊子,就可以直接進行,清理也較為方便。

【小標】玉米土的特質與使用優缺點
玉米土算是新型態的土,主打玉米成分和食用色素。正版的玉米黏土也有通過德國安全玩具標準檢驗。
優點:
1.可以有多色完成2D、3D圖形。
2.方便清潔收納。
3作品保存,只要保持乾燥就可以。
缺點:
1玉米土比較屬於排列性黏土,非捏塑性黏土,因此,使用的時候比較是靠指頭而非掌心揉、捏,訓練的肌肉群不同。
2有些市售的玉米黏土有些會給予模版圖,可能會讓孩子缺少自我去創造、想像捏塑的機會。

【小標】樹脂土的特質與使用優缺點
   與其他黏土相比起來,樹脂土本身油性最高,有些敏感的孩子,不喜歡手上特別油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他們特別容易覺得掌心有異物、不舒服,可能更容易想要去洗手,或是不玩了。

    此外,通常專業人美術老師會用樹脂土這個媒材進行創作,主要是因為樹脂土的成品彩度、亮度較高,但近年來,自然風反而受到大眾的青睞,所以,成品的彩度、亮度較高時,反而有一種假假的感覺。

反之,利用輕黏土或超輕黏土做出來的作品,顯色不但自然,最主要在操作的過程中,摸起來又沒有那麼油的感覺,對於較敏感的孩子來說,接受度也最高。

【中標】當孩子接觸黏土時,出現厭惡的行為與態度時,該如何處理或引導?

Q:孩子在接觸黏土時,一直說覺得很髒、顯露出排斥的態度,玩一下下,就皺眉頭嚷著:「我要擦手」、「我要去洗手」,感覺孩子興致不高,該順著孩子的心意嗎?是不是表示孩子對黏土暫無興趣?應該先暫時不讓孩子接觸黏土?
A :
【小標】建議家長靜心思考:是否平日對孩子「過度保護」

普遍的孩子多少都會有觸覺陌生或是觸覺排斥的問題。尤其是敏感的掌心、指頭與腳掌。但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反而要靜下來思考自己對於孩子接觸新刺激的反應。


舉例來說,當孩子更小的時候,用手抓食物泥等,其實都是很自然、原始的動作與反應,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是非常好的觸覺體驗,但是,有時候家長會因為種種原因,不自覺就對孩子脫口而出說:「你這樣很髒耶」、「你怎麼老是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等到孩子年紀更大一些的時候,開始用機會接觸各類媒材,自然而然利用指頭沾取白膠、黏土等,大人們又很心急地說:「趕快去把手洗乾淨」、「你的手很髒,快過來,我要幫你趕快擦乾淨」等等此類消極甚至切斷孩子體驗的詞語,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內化為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反應。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當孩子嘗試用赤腳踩踏草地或沙地,其實也都是對他們身體對腳掌非常好的刺激,正如,孩子學習語言的時候,也需要外在的給予與刺激,才能夠有機會一步一步慢慢學習,但是,有些家長會過度保護孩子,擔心孩子著涼、擔心孩子受傷,有些家長甚至孩子從出生到兩歲,時時刻刻都要幫孩子穿著襪子,斷絕孩子肌膚與外界體驗的機會,有些甚至還會一直灌輸孩子腳是髒的,孩子連這些原始自然的足部刺激機會都沒有了,進而累積到年紀更大時,就更容易因此對於新事物「產生懼怕體驗」,而非「懼怕新事物」。

Q:老師,我覺得自己的孩子口腔期特別長、特別強烈,很擔心孩子把黏土放口中,所以遲遲不敢讓他玩黏土?
A:
萱萱老師提到,除了前述的各類黏土外,自製天然黏土的方式也有相當多,最主要的原理就是利用天然的麵粉加水加食用的色膏混合即可,一樣可以創造出麵團,讓孩子有訓練小肌肉,接觸不同材質的機會,不過,缺點就是無法保存孩子的創作。建議兩歲前,家長還是要在孩子使用時,一邊跟孩子一起玩,一邊看著孩子,如果孩子真的一直把麵團往口中塞,盡量帶領孩子雙手一起來捏,轉移其注意力到與爸拔媽咪一起捏麵糰填土的玩樂當中。


P6


【BOX】家長引導話語NG示範!
對於年紀較小、口腔期較長較強的孩子,剛開始在搓揉麵團時,因為並不是真的要烘培麵團成為可吃的食物,只是先暫時用麵糰取代黏土玩樂,所以引導孩子時,盡量不要將玩的麵團,與食物產生強烈聯結,例如,一直說:「你看!拔比這樣敲敲敲打打打,這好像扁扁一塊塊的餅乾唷!」或是「你看!就像媽咪這樣搓圓圓的,好像媽媽蒸的好吃包子唷!」

【中標】孩子一直叫我捏他想要的東西,自己都不捏?!為什麼?!
Q : 有些家長可能為了打發與孩子在家的時間,或是家長對自己的美術能力有所懷疑,在一開始時就購買入門的黏土造型書,計畫著自己可以跟孩子一起學,但到最後,出現孩子一直叫家長捏他想要的東西(可能是書中有示範的,也有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物品),結果,孩子完全不捏,變成家長們一直不停在捏各種小物件來滿足孩子的要求,怎麼會這樣呢?該怎麼辦?
A :
【小標】鼓勵、讚美孩子投入創作有撇步!

我們成人很容易被框架,例如:獅子應該要是什麼顏色、大樹應該要是什麼樣子。有可能會不自覺期待我們的孩子的創作,但卻忘了各種親子間藝術類的創作與玩樂,其實最重要的是孩子當下的表達。

萱萱老師進一步談到,我曾經遇過孩子在課堂間完全不使用黑色黏土捏成頭髮。大人可能都會覺得「頭髮是黑色的」,然而孩子的觀察細微,他想要運用咖啡色的黏土來捏頭髮,因為他告訴我,他覺得陽光下的頭髮並不是黑的,他奶奶的頭髮也不是黑的,其實,有些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更是厭惡黑色,總之,孩子們對色彩選擇其實是相當主觀的!有時候可能是成人不自覺介入過多,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主動自我創作的興趣。
以下3個方法,提供家長參考看看:

1適時表現你需要孩子的教學,例如,在玩樂的態度中,拜託孩子當你的小老師,通常孩子會因為這樣更樂意主動的多作,藉由這樣的方式引導孩子與了解孩子的創作,而非一直直接叫孩子:「做呀!做呀!妳趕快跟著爸媽(老師)一起做呀!」久而久之,也容易會讓孩子覺得大人並沒有很重視他的創作,不會想要主動創作。
2試著了解孩子的創作,盡量不要主動為孩子的創作命名。
3多讚美孩子嘗試、獨立、勇敢等特點,而非把焦點放在讚美「你做的好像唷!」因為孩子其實會知道,他怎麼做也不如爸爸媽媽做得像。

【小標】黏土只是藝術媒材之一,孩子最需要的實際生活的多元經驗!


萱萱老師強調,我並不建議家長一開始就買任何的書來照著做,與其看書照著做,還不如多增加孩子真實生活中各類經驗與體驗,當孩子在真實世界中用他們的五感真正接觸到某物、某人之後,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會出現大人們完全預想不到的想像力與想法!其實,這樣的創作才是真正最有意義!

萱萱老師進一步與我們分享,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在我的課堂中一位小男孩,他用黏土做橘子,他是先捏一片片的內裡拚起來,然後想再用橘色的黏土皮把一片片的橘子包起來,因為對他來說這就是真正橘子的樣子啊!這就是我所說的,孩子的觀察力跟創作方式,會跟我們成人所預期的會完全不同。


【小標】注意!孩子們需要重視,但不是滿足大人們的喜歡
有些家長會一直想要稱讚孩子,會說:「你捏得好漂亮唷!」,別以為孩子年紀小,其實他們就會想滿足你的「好漂亮」,當他發現或感覺他並沒有做到你的「好漂亮」時,反而會很容易放棄,可能他們也會覺得或知道「其實爸爸媽媽比我做得更漂亮」,所以,家長們不需要讚美每一個孩子在創作過程中的舉動,而是要把重點放在鼓勵或讚美孩子自己嘗試與表達的這個過程。


P 8

【中標】如何長期保存孩子的黏土作品?
Q:希望能夠長時間保存孩子的黏土作品,當作是將來爸爸媽媽回想起與孩子互動點滴的留念,如何能夠讓黏土作品長期完整保存,不發霉、不染灰塵?
A:
【小標】黏土作品完成後乾燥最重要,尤其最容易忽略的底部

以輕黏土與超輕黏土的保存為例,完成後最需要的就是要乾燥,一旦潮濕或作品內仍有濕氣,就很難長期保存,一般家長帶著孩子去外面的親子幼兒黏土才藝教室上課,老師們因為體貼家長們帶回作品的方便性,可能都會準備好透明夾鏈袋或是透明的作品包裝等,讓參加課程的親子當天下課就可以直接將作品包裝帶回家。

但是,如果帶回家後,一直讓作品在袋子中,就很難讓作品有乾燥的機會,黏土悶在袋子很容易濕氣散不開,作品也會很快就會因為發霉變得全部髒髒黑黑的,,所以,建議家長不論是去外面的才藝黏土教室上課,或是自行在家帶著孩子製作玩黏土,只要想要長期保存黏土作品,一定要記得將完成的作品進行乾燥!
以下4個方法,提供家長參考:
1 可利用立體架(類似像烤完餅乾後的架子),將黏土的作品底部也架空,之所以要架空底部,是因為黏土作品的底部也會有濕氣。或是至小北或是材料行購買「紗網」掛起作品,也方便作品乾燥,讓黏土成品從外到裡面都真正變硬,變乾燥了,才利於長期收藏,不會發霉。
2家長可能在家與孩子進行粘土創作時,會直接將黏土成品用白膠黏與紙板上,希望將來可以框起來掛在牆上,但其實比較不建議這個做法,最主要還是因為濕氣問題,也會造成紙板軟化,如果家長想要將孩子的扁型黏土作品錶框收藏,掛於牆面,基本上可以在做完的當下黏在pp版(但需把乾燥時間拉更長)或是直接等到黏土作品乾燥後再黏在紙板,至美術行或是裱框店錶框即可。
3. 可去 「包裝材料行」購買符合自己需求尺寸的透明盒,會比較方便,一般美術行比較不在意孩子的立體作品保存。
4. 當作品完全乾時,可以前往美術社或油漆行買透明漆來噴,但要在晴天、空曠地方噴,而且要噴很多層才會亮,噴透明漆的時候建議由爸媽帶上口罩來噴,透明漆有氣味,噴透明漆的原因在於,除了讓作品看起來像上了亮膜以外,因為基本上作品擺久了都還是會沾染灰塵。但如果噴漆過,之後定期可以比較好用濕布擦拭,讓作品比較不會累積灰塵。

邵宗萱(DarcyShao) (萱萱老師)
現職:樂樂親子共創藝文空間負責人
學歷: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經歷:向日葵兒童劇團團長
        教育部帶動中小學活動規劃
        多間幼兒園藝術老師
經營粉絲團:「樂樂親子共創藝文空間」

大人不讀書,卻拼命要孩子讀!

節錄:「其實我個人一直搞不明白一個問題,繪本跟孩子的教育為什麼一定要相關聯呢?我認為沒有必要把兒童的繪本一定要和教育聯繫起來。」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同理,個人認為語言學習也是如此)
我想問在座的家長們,你們是不是很擔心你們的孩子啊?其實你的孩子將來走什麼樣的路,如何生存,是他的問題,是他的事。經常有家長擔心將來孩子會怎麼樣怎麼樣,從根本上來說,這些家長都不太信任自己的孩子。在日本有這樣一種現實情況,孩子拼命去讀書,上學拿了一張文憑,文憑是拿到了,其實一點實際能力都沒有,這種情況是越來越多了

實際訪問台北縣市各區找功兒園實戰經驗分享 (上)

我為嬰兒與母親雜誌做了一篇大型訪問:揠苗助長or提前扎根 學齡前英語教育行不行?! 摘重點



1 根據老師們的經驗,學齡前有接觸過英文的,上小學後非常粗略可分為兩派小孩,第一派覺得很小就在接觸,覺得英文本來就是生活中會出現的東西。
第二派,覺得小學老師教得太簡單,很臭屁,根本連聽都不想聽,上課在分心發呆或是過度自以為是甚至嗆老師。

2學齡前完完全全沒有接觸過英文的,也粗略地分為兩派,第一派,因為沒有接觸過很新鮮反而覺得有趣,跟學齡前有接觸過者程度到後來根本無差異。
第二派就是看運氣看小學老師,如果不夠有緣份,沒有耐心地,就又走向了安親英文之路。

3 因為我是學齡前的媽,所以在訪問的時候老師們有給我看過各家主要出版社提供給小學生在學校的英文課本,一周也只有兩堂(公小),還是會考怎麼背出來單字。(這一點是讓我滿訝異的,我覺得跟30年前台灣所謂比較佳音補習班也沒差多少,至少我是小學四年級才開始學英文,就客觀上面的表現來說,我是一路公校然入的政大新聞,然後工作三年後,出國念教育碩士再返台)

4 挑選學齡前英文PG或親子課老師撇步,不是只看誰把價能砍到最低,或是選知名度高的,人數比很重要!跟幼兒園一樣,人數比低的時候,老師才能真的跟孩子們互動,真正的學習是建立在互動上。(聽到受訪的4位英文老師們分享到這,我覺得超有道理!難怪我從小數學就很差XDDD,換句話說,只單向諦聽所謂的外師在前面滔滔不絕講繪本,但沒有進行引導互動的遊戲,孩子們是無法真正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5 一直都會有家長著迷金髮碧眼外國人,但金髮碧眼外國人不見得有孩子不見得了解孩子的程度發展,不見得能有能力續接,國中英文老師貞慧就坦言,他有給兒子上全美高雄幼兒園,現在小學了,也是請當時全美幼兒園的ABC老師當家教,主要是因為剛好該家教是男生,很喜歡電影,跟他兒子有同樣興趣,所以可以續接不間斷地練習,但是,老師有發現,兒子的英文文法在寫這方面來說,其實並不好,但是口說,聽英文的能力很好是真的。所以老師也說,要選外國人,是有利有弊的。(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但我覺得老師超真誠地提供自身經驗,也沒有在閃躲說喔~我沒有請家教~喔~我沒有讓孩子上全美)

6 貞慧老師有一個女兒目前也小學,但是她就是念雙語,真慧老師說,因為女兒個性上她觀察真的偏內向,她認為有中師,可以讓學齡前的女兒心安,對學習有幫助,小學後本來也是請家教的,是因為女兒直接說出希望媽媽就是媽媽,不希望媽媽是老師,以及,女兒後來有主動表示不想要在上一對一家教,想跟感情很好的表妹去外面知名補習班上,老師說,她沒有再過度去思考補習班素質如何等,就完全尊重孩子的喜歡,至少她喜歡開心可以跟感情好的表妹一起去上課,她就不會到排斥英文。

7 因為貞慧老師在國中教英文,我問她 :有沒有學生會問我幹嘛學英文啊?根本就沒有外國人在我身邊?如果有一天她小孩也問她怎麼辦?她說,她應該會先了解小孩問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她自認不是虎媽,但是通常虎媽的孩子越大越感受到壓力,就反而會抗拒,還有,如果,隨著孩子的年紀成長沒有調整,什麼學習都一率導向英文英文英文,其實也要注意,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學習會出現問題唷,舉例,孩子的數學不好,孩子的社會科學不好,有可能是孩子對中文的掌握能力不足,他無法了解題目在問的意思,這是她在現場教學跟我分享的,我覺得很寶貴,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問題,所以私下打趣的說,所以不要一直想著英文英文英文,有的孩子的確會因為英文成績表現好就投入更多,但是就很難看見這孩子其他長才跟發展的可能性。還有,就是中文能力的不足,尤其對文字文章方面的理解不足,都是導致孩子社會科學數學在學業表現不佳的原因,然後惡性循環,孩子會認定自己沒有數學能力數學差,但其實根本不是。
純分享給媽媽們參考
受訪者:
Debbie Tay 鄭靖蓓

學歷:輔大影傳系

現任:黛你看書自組繪本&自然發音班 英文老師

   Scholastic 故事活動 英文說故事老師

   AEEA社團法人中華美語教育協會 師訓講師

   大樹站Mr.Tree Station 學齡前親子餐廳 英文說故事老師

   板橋環球購物中心故事活動 英文說故事老師

經歷:凱斯英語教育機構幼兒英語老師

Facebook 粉絲頁:黛你看書Deb’s Delight



李貞慧

現任:高雄巿立後勁國中英語老師暨圖書推動教師

經歷: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

著作:《貞慧老師的親子互動短英文》(采實文化)、

   《用英文繪本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小樹文化)、

   《不要小看我:33本給大人的療癒暖心英文繪本》(聯經)

部落格「水瓶面面書寫幸福」:jhlee0203.pixnet.net/blog

臉書粉絲頁:「在繪本花園裡散散步」、「李貞慧老師的學與思」

臉書社團:「英文繪本教學線上資源中心」、「面面媽媽繪本同好交流」、「就是愛閱讀」



陳冠州 Gary Chen

現任:台北市私立劍橋補習班負責人

學歷:東海建築系,東吳大學英文系,輔大語言學研究所

經歷:包爾富文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奧德斯丁補習班高中英文老師,宏鼎,包爾富,達可,陳雅茜等各文理補習班英文授課。

Facebook 粉絲頁:劍橋文理補習班



Ariel Chang  張錦瑤 (Iris老師)

現任:英文繪本DoReMi 英文說故事老師

經歷:Music Together by Bunny 幼兒音樂律動老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Iris English Planet


孩子的平衡感有必要刻意訓練嗎?該怎麼做?


【大標】「平衡感」是什麼?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所謂的平衡感指的是一個人能夠去維持他所想要擺定的姿勢、穩定自己做出某個姿勢的一種能力。

【中標】靜平衡、動平衡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進一步指出,若要再更細微地區分平衡能力,又可分為「靜平衡」、「動平衡」兩種能力。所謂的「靜平衡」是指當我們要做出站姿、坐姿,或是側躺等動作時,維持這些姿勢的平衡能力;「動平衡」則是指當我們在做爬行、行走、跑步或跳躍等動作時,能夠維持自身平衡而不東倒西歪所展現的能力。

【大標】人體仰賴3大感覺系統維持平衡
【中標】一、視覺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談到,人體會依靠視覺來感知環境中的目標物體與自身之間的狀態來保持平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一個人同樣做「單腳站立」的姿勢,閉上雙眼時維持這個姿勢的時間會比睜開雙眼時做來得短,這正是因為人體依靠視覺來感知(相對上)自己是否有在移動,進而藉以調整與保持平衡。換句話說,雙眼是睜開的狀況下,當單腳站立只要一開始出現不平衡的情況(例如,身體開始要偏到左邊、往左邊倒),視覺看到了(感知到)自己正在往左邊倒,就會馬上傳遞讓大腦知道:「現在身體出現不平衡囉!」這個訊息,大腦得以馬上統合做出動作回應:把開始往左邊倒的身體拉回來,繼續保持單腳站立的平衡;然而,在雙眼閉著的狀況下,人體就難以藉由視覺感知自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

【中標】二、前庭覺

   前庭覺是利用內耳之三半規管與耳石,抗禦地心引力以保持自身的平衡,經由成熟的前庭系統,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身體與地球之間的相對關係,例如,感應出自己在直立、倒立、傾斜時,身體與地表的相對關係是不同的;前庭覺功能無法完全發揮的孩子,會出現身體兩側協調困難,產生動作不良、平衡能力差的情況;前庭覺的反應過低時,還可能對身處危險環境的反應也不足,例如,孩子即使被抱起來旋轉很多圈,也不會覺得頭暈想吐,這就是因為孩子的前庭系統沒有發揮作用。

【中標】三、本體覺
本體覺顧名思義就是「身體的感覺」,指的是肌肉與關節的感覺。本體覺會讓身體不必倚靠視覺就能感受到身體四肢擺放的位置,才不會發生跳舞時左腳絆到右腳等身體不受控制的狀況。此外,本體覺與孩子學習走路、騎車、跳躍、打球等需要動作協調能力的活動很有關係!

【大標】平衡感訓練 3大迷思
【中標】迷思一:走平衡木走得好=平衡能力佳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表示,臨床上有遇到過中班的孩子平衡感出現問題,於是孩子被安排每天都練習只走同一根平衡木,練習了近2個月,表現不錯,但是回到學校後,老師仍然表示孩子走學校裡的平衡木,仍經常跌倒,無法走得穩,與之前的狀況一樣。這是因為當只利用同一個平衡木來訓練孩子時,孩子最終學到的只是一個技巧,摸索出訣竅:怎麼做可以讓自己在走同一根平衡木時不跌到!因此,走同一根平衡木走得相當好,並不能當做平衡能力進步的唯一指標。

【中標】迷思二:刺激腳底板有助平衡感發展
    有些爸爸媽媽提到,常常帶著孩子赤腳去踩踏類似像健康步道的石子路,刺激腳底板,有助於平衡感發展?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說,其實,並不是因為腳底板受刺激(感覺疼痛)所以平衡感得以發展,而是當孩子赤腳踏在類似健康步道的石子路腳底板感到疼痛時,他會因為想要減輕疼痛,自然而然地把腳抬起來,想換隻腳輪流踩踏(此時的動作很像維持單腳站的動作),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其實不自覺地有機會在練習如何能夠控制自己維持某個姿勢(單腳站這個姿勢)而不讓自己跌倒,因此,平衡感多了一個機會得到練習與發展。

【中標】在家自己就可以玩的平衡感發展遊戲:跳躍抽紙
準備一張A4白紙或巧拼墊,讓孩子站在上面,請孩子聽到指令「一、二、三、跳」時跳高,媽媽則把白紙抽走。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扶著媽媽,以免跳躍不夠高而被絆倒。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隨時注意重心的位置,並在著地後立刻保持穩定。

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再三強調,其實,幫助孩子平衡能力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帶孩子到公園裡「探險」,偶爾踩踩草地、走樓梯丶多走路。提供日常生活中各種大動作經驗,孩子的平衡能力會自然增長。

何謂專注力治療?多元學習對孩子的專注力是利是弊?

(Part1)

專注力治療是從「指令治療」開始,倘若孩子無法回應指令,如何專注?

另外,大腦神經元並不是發展愈多愈好,而是透過連結,讓適當的神經元更發展,形成「模組化」的行為模式。現在的父母大概分為幾種狀況,請祖父母帶,或是上很多各種號稱全腦開發的等等的數不清的課程,但是上課永遠是一(老師)對多位學生,其實隨著孩子年齡越大,孩子需要的是與人互動的遊戲,而不是每一天幾乎被塞滿,跟著某一位老師學習。乍看之下,孩子的學習好像很多元豐富,但並不一定對孩子的發展是正向,孩子需要無聊的時間來進行與他人(包括家人或同儕間的想像遊戲),這樣的遊戲其實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大關鍵。卻往往非常容易被忽略。

by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督導賴聖洋

 (Par2)
所謂的「專注力」是指人可以將焦點或是意志集中在一件事情或是某個情境中,不受到外界刺激影響專注的品質,並且能夠專心而持續的時間。一般來說,小朋友在沒有受到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會因為年齡和情境的不同,出現不一樣的表現。

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蔡佩蓁說明,嬰幼兒時期並不會特別強調專注力的表現,應該等到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後,才會是較佳的觀察時間點,舉例來說,2~3歲的孩子,專注力的持續時間可能是4~10分鐘。進入學齡階段後,6、7歲左右,平均專注時間約20~40分鐘,依據每個孩子狀況不同,專注能力雖然會出現差異,但是隨著年齡增加,每年專注力的時間大約可增加2~5分鐘,因此,小學階段安排的課程時間,對大部分的孩子來說應該都可以適應如何不花錢,在家培養專注力PART3

王意中心理師笑著指出,與其花大錢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各大賣場總是很貼心地,免費定期把專注力訓練的教材寄送到你家了。琳瑯滿目的購物DM,如果好好運用,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專注力訓練上小兵立大功。

和孩子到大賣場一起玩個「DM尋寶」的遊戲吧!一手交付購物推車,一手拿著購物DM,開始啟動專注力搜尋練習。讓孩子將你用紅筆圈出的物品,在貨架上一個、一個尋找出來,再放入推車裡。

指令遊戲
此外,在專注力形成的過程中,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聽覺都會有所影響,因此,盡量讓孩子的感官系統發展穩定,自然而然孩子就能夠控制自己、專注刺激或排除刺激,完成應該專注的事物上。


至於視、聽覺的訓練,可以玩「指令遊戲」,下指令讓孩子做動作,例如:說「1」要摸頭、說「2」就摸肩膀、說「3」則摸膝蓋……故意先說「3」,讓孩子摸膝蓋,或連續說「1、2、3」,讓孩子頭、肩、膝接連一起摸,練習孩子視覺和聽覺的注意力。另外,「木頭人」、「大風吹」等遊戲亦可訓練孩子將注意力放在團體裡,並於過程中不斷練習孩子注意力的持續與維持。



王意中
現職: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著作:《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301個專注力教養秘訣》《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等 

柯穎婷

學歷: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現職:安美診所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職能治療師。

學齡前兒童心理 親子情緒教育

撰寫 / 蔡文哲

當我們看著現代的孩子,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生活,一定會覺得差別太大了。親朋好友鄰居、電視報章雜誌、各種資訊不斷叮嚀父母如何撫養孩子、教育孩子,於是許多父母就不斷注意讓孩子吃這個喝那個、安排上這個班學那個課,千萬「不可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否則「三歲定終身」。

然而我們若再想一想這些孩子成長的結果,你會懷疑父母們所費的心思值得嗎?現代人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金錢、精力似乎愈來愈多,怎麼孩子不但沒有更加優秀能幹,反而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越演越烈?

我們如果觀察一下身邊周圍的成人,那些你覺得所謂值得來往或學習的人,他們在兒童階段的表現如何?很早就會從一數到一百?認得好幾套識字卡?還是大班以前就會所有的注音符號?

就算是我們平常所謂的資優兒童¾¾以正式客觀的心理學工具測定出智商140以上的兒童,是不是就能保證在成年之後必定事業發達、家庭幸福?我想大多數人會搖搖頭:不見得
那麼我們到底對孩子該抱什麼期望呢?


EQ指的是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相對於過去我們常提到的智商IQ。以往我們在測定智商的時候,通常指的是認知能力部分,並未包括情緒或人際社會層面。過去我們測定的所謂智商,並無法有效的預測一個人在生活上的能力成就

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應該努力培養及開發情緒智能,而不是單單追求過去的認知智能,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發揮。
情緒智能的內容

情緒智能包括5大項目:
一、認識自身的情緒。對自己情緒的察覺及了解是情緒智能的基礎,唯有能認識情緒才能進一步運用情緒帶來的影響。
二、妥善管理情緒。對於各種不同的情緒能夠適當安排處理,而不是任憑宰割。
三、自我激勵。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保持熱忱、排除其它負面的干擾,是發揮才能的必要動力。
四、認知他人的情緒。察覺並了解他人的感受¾¾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際技巧,是一個人在社會家庭中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起點。
五、人際關係的管理。了解他人的感受並能予以掌握影響,即能有效促進人際關係。一個人的人緣好壞、領導能力、協調能力都源自於此。
我們可以看到其情緒智能的內容是由自我到他人,由知覺到管理,逐步漸進地掌握運用情緒的影響力。不管是在兒童的遊戲、青少年的學業、夫妻互動的婚姻、分工專業的事業團隊、甚至國家社會的道德秩序,都可以見到情緒智能所扮演的絕對重要角色。

親子關係影響個人情緒智能的發展
家庭是我們學習情緒智能的第一站,孩子們從父母的管教、觀察父母的行為學到自我觀感、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覺、如何解讀別人的情緒等等。有些父母是天生的好老師,有些則否,反而帶來許多負面教材。
最常見的三種不良型式是:
一、完全忽略:父母對孩子的任何情緒都沒有任何注意。
二、自由放任:父母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卻任其隨意發生。
三、輕視:父母不尊重、甚至禁止孩子表達感受。
父母要成為情緒智能的好老師必需本身能夠掌握基本的能力。
譬如孩子首先要學習的是分辨不同的感受,身為父母如果無法分辨自己的悲傷,就不可能教導孩子認識他們的悲傷。
同理心是父母們非常需要的技巧,到底孩子身在這樣的情境之下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如孩子跌倒後大哭不已,你能體會他的感受嗎?是膝蓋傷口的疼痛?在大家面前丟臉的羞愧?覺得自己無用的生氣?還是擔心父母責罵的害怕?這麼多的可能性,你能判斷嗎?

一方面要根據你對孩子的了解認識,一方面你也得花些時間精神陪伴他才能知道。
現代的父母給孩子的時間相對地減少,很多時候父母恐怕只是:「別哭了!勇敢一點!」或是「不哭就帶你去麥當勞」⋯。
其實這時候,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陪伴、你的擁抱、你的衛生紙,同情地對他說:「很痛喔!」,等到平靜下來時給他一些鼓勵⋯。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各種情緒,有空間、時間接納他的情緒,
【嚐試自我調整以及自我激勵,這是情緒教育的基本要求。 】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有點像一面鏡子,孩子可以從父母的言行反應中認識到自我。
如果父母忽略、放任、輕視孩子的情緒,孩子面對的就只是一片模模糊糊的鏡子

假如父母可以注意到孩子的需求,適度給予回應,逐步引導建立自主的能力,孩子便能漸漸發展出對自我的認識,建立起情緒管理的模式,進而運用在他的人際關係當中。

許多情緒智能的技巧就是不斷在親子的互動間逐漸發展出來。

許多父母曾經驗到一兩歲左右兒童的難以管教,其中最明顯的行為就是認生、黏人。在兒童發展階段中,這種情形稱之為「依附現象」,孩子們在開始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之後,不斷尋求自己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接觸,建立起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和安全感。我們會注意到這段時間的孩子最耽心的就是「媽媽不見了」,即使在公園遊樂場玩耍,遠遠看到媽媽還不夠,往往隔一陣子就會跑回媽媽的身邊,看一下、摸一下,再回到玩耍的地方去。母親或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反應往往會決定孩子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的快慢與成敗

如果照顧者能隨時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例如饑餓、疲倦、害怕、孤單,並且適切地給予滿足,對於孩子的依附需求及行為都能有耐心地回饋反應,孩子便能順利完成這個階段的情緒發展任務,在生活中充分發展出獨立自主的行為模式。

假如照顧者一直都沒辦法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或是照顧者變換過度頻繁,孩子往往沒有辦法順利建立起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可能部分孩子會長期對於分離情境、新環境的適應有較高的焦慮及其情緒困難

父母聆聽的態度很重要
充分滿足孩子的情緒需求之外,父母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情緒,喜怒哀樂、恐懼害怕都是情緒
【情緒沒有好壞對錯】
孩子應該有機會經歷表達,才可能進一步去管理調整。
父母應該放鬆心情好好給孩子機會去陳述自己情緒的發生前後。

孩子在表達中一方面可以認識自己的情緒,一方面也能從反省中學到將來行動的參考。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不肯或不能講出自己的心事,這些父母應該注意一下自己聆聽的態度,不要太快就給孩子批評或建議,如「真丟臉!」、「你應該⋯」、「你不應該⋯」
【父母要盡量以中性的態度了解孩子】

否則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反正他就是會罵我沒用!」、「跟她說就一直囉唆!」、或是「他們只會叫我好好唸書!」,當然孩子就不會自找麻煩,找父母說話了。
父母的以身作則也是很好的方法
父母若能分享表達自己一天生活中的各種情緒及相關事件,對孩子們一定能有帶頭的作用。爸爸可能不需要描述老板及公事細節,但是不妨針對工作上遇到挫折、挨老闆罵之後的心情向家人分享。

【在情緒智能的發展過程中,孩子的自發性是很重要的】

在這一系列漸進的處理過程中
父母扮演的角色漸漸變輕,孩子則愈來愈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過度保護或是過份放任都不是好方法,根據孩子能力,給予適當(不多不少)的協助及鼓勵,才會給孩子有機會成長發展。

孩子無法接受他人的『拒絕』,怎麼辦?


【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較會更依靠掌控外在事物的多寡來尋求安全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指出,只要平常孩子能夠累積對自己足夠的自信心,他就較有能力去接受他人的拒絕,不會覺得任何事情非要照著他所期望的進行不可;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往往較會更依靠掌控外在事物的多寡來尋求安全感。饒怡君臨床心理師建議爸媽要懂得去欣賞孩子,當孩子做出一些令人欣賞的事情時,可以「具體」讚美孩子,讓孩子他覺得(知道)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那麼,當孩子面對他人的拒絕時就比較不會出現劇烈的失落反應或挫敗感。

   饒怡君臨床心理師進一步說明,具體的讚美比濫用的讚美好的原因在於,孩子能夠清楚知道他是做了什麼,所以被欣賞,尤其當孩子年紀還小,對事情的理解能力還無法像成人般成熟時,有時候也還沒有能力把前後因果關係想得那麼清楚,如果孩子只是一天到晚都聽到家長誇他很棒、他很好,那麼等到某天他進入現實世界時,赫然發現自己的能力、家長對他過度浮誇的讚美都不是事實時,自尊就會徹底崩解,甚至是只要一沒有聽到外在的誇讚,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夠好的。

《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培養正向好孩子的日常教養替代句全書》一書的作者也提到,過多浮誇與不具體的讚美,會為孩子建立起「偽自尊」,鼓勵孩子將控制權分給他人,依據外部的認同來做決定,不僅讓孩子透過他人,而非透過自己來定義自我價值,而且還壓抑了孩子「內在自我讚美機制」!只有具體的讚美才能夠真正鼓勵孩子客觀思考自己的表現與能力,隨著不斷自省,孩子們可以發展出一套內在自我讚美機制,用來防禦來自同儕的壓力、批評、拒絕。

【多使用「我」的句型】
爸媽可以多用「我」的句型來表達對孩子的正向觀感,取代浮誇空泛的讚美,用「我」的句型不僅可以清楚表達意見,更讓孩子有權接受或拒絕,例如:「我很開心你會幫我除草,這工作一個人做是苦差事。」
「我很佩服你一回家先做功課。」
「我真的很喜歡你最近對待弟弟的方式。」

【勿過度壓抑孩子的情緒】

   此外,爸媽應多讓孩子在他能夠感覺安全的環境與氛圍中講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這也包括了當孩子接受他人拒絕的時候,他內心真正感受。「其實,我們通常比較擔心的,是有些孩子習慣總是默默地忍受或壓抑了太多他原本應該要有的情緒,一直都沒有機會表達出來,累積到後面,所造成的傷害或反彈反而更大。」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說。
    如果爸媽發現每次孩子的提議好像都被朋友拒絕,孩子也都不太主動講出來,不妨可以試著與孩子談談,主動問問孩子:「媽媽有發現好像常常出現這樣的狀況,媽媽很想知道你的感覺唷,因為如果是媽媽的話,可能會感覺有點難過…。」唯有在情緒被適當處理過後,孩子才會有能力真正的展開思考與解決問題。

    黃錦敦心理師也認為家長能夠撐住孩子的情緒,常讓孩子能有機會去說自己是相當重要的,當有這樣的基礎,家長才能有機會進一步去引導孩子思考看看:「那你覺得為什麼別人會不喜歡?為什麼別人會拒絕你呢?」


【教孩子拒絕他人的藝術】
    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孩子不僅僅會面對到他人的拒絕,孩子本身也會出現拒絕爸媽或他人的情況。例如,爸媽希望孩子能吃得健康,飯後拿水果給孩子吃,或是幼兒園裡的好朋友生日拿食物請孩子吃,孩子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當下不想要,臉嘟嘟地也對他人做出拒絕的行為。

    爸媽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讓孩子知道有時候除了說「不」之外,也可以告訴對方為什麼自己拒絕的原因,是因為自己不喜歡這個食物的味道呢?還是現在剛好吃得很飽吃不下了呢?甚至也可以說說那自己希望(喜歡)以後在什麼時候吃健康的水果,或是告訴朋友說:「很謝謝你,但是,我真的不敢吃這個口味的(食物),不過,我記得上次我們一起吃過什麼(食物),我覺得超好吃的,也很開心!」而非總是馬上擰起眉頭大聲地說:「我不要!我不要!」經過這樣的練習,也能夠慢慢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知道,有時候別人表示出拒絕時,也是因為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狀況或理由。

【孩子在家與在外不見得完全一樣,爸媽本身應多保持彈性】
饒怡君臨床心理師說,其實,爸媽本身也可以試著多培養一點彈性與保留一些成長空間給孩子,去包容孩子,孩子本身也較能開心輕鬆地長大,而不會時時刻刻都變得很緊張防衛。

很多臨床上的觀察,許多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或許比較任性一些,但是,到了外面的社交生活圈與其他孩子互動的時候,孩子就會知道哪些行為是會讓朋友感到不舒服的,跟在家時候的樣子,不見得完全一樣。因此,爸媽也不要一直過度擔心孩子現在就常這樣無法接受別人的拒絕,儼然是一個小霸王,以後情況一定會越來越嚴重;只要耐心地與孩子互動、多加以引導,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繪本推薦《玫瑰奶奶》

繪本《玫瑰奶奶》,因為裡面的話都好令我感動唷,尤其是玫瑰奶奶的媽媽說的,「28歲那年玫瑰向教會提出申請想要到由遠的國家服務那邊的人民。她寫信告訴媽媽自己的決定,媽媽說:「好好活,因為這是你的生命!」」收留了許多流浪貓咪跟狗狗的玫瑰奶奶常說:「沒有什麼比生命更有價值,不管是人或是動物的生命,都不能被棄置。」而且玫瑰奶奶是真有其人唷!她從美國德州來到台灣,1971年在東海大學創設音樂系,在台灣一待就是50年,繪本故事也就是她的故事(前面小時候那段也很可愛)。作者:劉清彥(小學四年級的聖誕夜,在東海大學的教堂第一次看見玫瑰奶奶彈琴,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30年後,終於有機會將她的故事寫下來。

關於獨生子女的教養,看見獨生子女的優勢!


文/敖庭綸 諮詢/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院長黃雅芬醫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諮商心理師郭素蘭

【大標】只因為我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全部人都認定孩子會被寵壞?
【中標】旁人的建議是出於善意還是嫉妒?
    許多媽咪一方面會覺得為什麼那麼多旁人喜歡介入自己教養小孩的方式,而感到生氣,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會寵壞孩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郭素蘭諮商心理師表示,如果當旁人給媽媽建議的時候,沒有舉出自己官查到或感覺疑惑的情況例子,而是直接就下一個判斷句:「你就是只有生一個,會寵壞他」「你那麼常買玩具給他了,一定會寵壞他」就比較不是出自於真正善意的關心,而有可能是出自於嫉妒,在這種情況下,媽咪就無需讓自己的情緒或教養方式過於受到他人的影響。

爸媽怎麼去回應旁人呢?當然可自行先分析一下彼此的交情程度。

方法1:先表達感謝,並告知自己與另一半已(會)審慎思考討論
先謝謝旁人的提醒,並告之別人自己跟先生會留意,不過,可以回說跟先生討論過,我們會覺得很希望在孩子學齡前比較多的時間的後帶著孩子的時候,我知道你是出於好意,擔心我的孩子被寵壞,所以才會來這樣告訴我。

方法2:請教對方是否觀察到孩子具體出現不良言行的情況
詢問對方說是部是她發現了什麼具體的例子,然後覺得這樣並不妥檔才會想要來提醒呢?

【中標】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初衷
當旁邊人一直對爸媽說:「這樣一年帶他出國一次會寵壞孩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郭素蘭諮商心理師建議,爸爸媽媽如果擔心自己真的會寵壞孩子,可以先試著好好靜下心問自己:「究竟自己每年都想帶孩子出國玩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真的是經過計畫,在經濟能力許可範圍以內,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讓自己跟孩子都有機會能夠看看不同的新事物,那麼也應該要對自己的教養方式抱有信心,不用因為別人的話語就過於擔心自己會寵壞孩子。

【中標】留意孩子的行為反應
此外,不妨留意孩子是不是每次出國回來是不是都會不斷刻意向他人炫耀「自己出國」這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出現頻繁且故意向同儕同學炫耀的狀況,爸爸媽媽應該要儘快把焦點放在讓孩子清楚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可以這樣帶他出國玩,爸爸媽媽的目的是什麼(希望孩子能夠體驗學習到的經驗是什麼)。

提醒獨生子女的爸爸媽媽注意的部分
1 長期要做的,可以邀請同儕的孩子玩,額外花一些時間,否則人際上就算有兄弟姊妹,也只是跟兄弟姊妹相處的經驗,非獨生子女的爸媽也應該注意。

2需要別人拒絕他的經驗,爸媽不要第一時間介入干涉
獨生子女在家比較沒有這個經驗,所已在外面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即使爸媽友發現,也不要第一時間介入,先在旁邊觀察,有時候孩子處理得很好,有時候孩子處理的不好,孩子有時候很快就又玩在一起,因為孩子馬上介入的時候,孩子就缺少機會學習與同儕互動

3事後與孩子討論,給建議,但不是幫孩子做決定。
有時候爸媽跳出的,小孩也會知道她自己被排擠了
爸媽可以先記起來,然後回家的時候,以討論的方式跟孩子提醒,例如,媽媽覺得你哪一個地方處理得很好,但是媽媽覺得你哪個地方可以XXXXXX
也可以提到媽媽有關查到某某小朋友雖然剛開始怎樣怎樣,但之後怎樣怎樣,所以XXXXXXX
讓孩子自己有機會去思考,跟他朋友間的調整

*能力不從來不是用聽來的,是一步一腳印,從經驗中得來的。

4比較缺乏模仿學習的對象,除了關心之外,爸媽應該多提供孩子依些方式,教導孩子可以達到目的的多樣方式。

     獨生子女本人或爸媽比較辛苦的地方就是被外人貼上標籤,換個角度想,獨生子女是比較能夠自由發揮的,比較能夠獨處,也有些研究也有提到手足間如果爭寵處理不好,反而會有創傷,例如,沒有安全感。

【獨生子女會過度委曲求全去獲得友情? 】教導孩子以多元的方法獲取友誼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認為,每個孩子的個性特質都不一樣,不見得只有獨生子女才容易出現特別委屈自己去迎合朋友的情況,最重的是如果媽媽真的發現自己的獨生子女會為了想擁有更多朋友而做出一些讓他們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行為時,應適時介入與引導。
Q:獨生子女如意變成媽寶 ?
情境:
我自己是獨生女,所以,從小幾乎什麼事情都會跟媽媽分享(畢竟也沒有其他兄弟姊妹可以分享),說真的,我也很由衷感謝媽媽從小到大讓我的生活不虞匱乏,舉凡我自己想學的所有才藝都很順利地可以持續學習,平日在金錢上幾乎都是不用煩憂的。
但是,我發現,我對於媽媽的情感,讓我似乎把她的意見看得非常重,幾乎什麼都會(想)聽她的,直到我現在自己也有一個快1歲的孩子,我發現與母親有越來越多的爭執,讓我很驚慌失措。
例如,我其實很不喜歡她挑選的保母,不喜歡她幫孩子報名很多潛能開發課程,過度寵愛孫子的方式等等,可是,媽媽會不斷強調她幫我選的是對的,她不會害自己的孫子,讓我經常出現很掙扎、矛盾的不穩定情緒,也深怕自己或孩子就是所謂的媽寶,該怎麼辦呢?
【每一個母親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兩個個體】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提到,上述的情況,有一種母女「相依為命」的情節,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母親也很自然地會把孩子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把所有的期望、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因為家中也沒有其他孩子可以分散家長的注意力與關心),即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也為人母親了,母女雙方仍然被這樣的情節緊緊地綁在一起,如果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下去,沒有改變,有時候獨生子女可能到最後會無力承擔起父母給予的所有期望、要求而被壓垮的。
要試著放手讓孩子去經歷屬於他自己的生命歷程,能夠真正自己做出決定;如果孩子一直都沒有機會真正自己做選擇與決定,他就永遠無法學會真正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媽咪可以怎麼做?
在這樣的狀況中,媽媽與自己的母親(孩子的外婆)溝通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是,關係是兩個人都參與的互動,關係的改變必須至少有一方願意進行調整,想讓長輩改變想法或價值觀,改變幅度通常相當有限,如果媽媽並不是將孩子大部分時間交由外婆照顧的話,只要自己與先生決定好並堅持自己的教養方式,也要學著對自己有信心,因為通常對孩子產生較大影響的還是自己的父母親。
有時候長輩的價值觀已經很難鬆動,所以當長輩在孩子面前說出您認為不適合的價值觀時,可以試著不要銃著長輩回應,因為長輩一定會感覺到被攻擊,可以聽到之後,對著自己的小孩說話,把焦點放在自己跟孩子。
例如,老一輩最常出現的就是:誰家的XXX已經會XX技能
媽咪聽了N遍之後可能早已經有情緒上的累積,一開口就成了外婆跟母親在孩子面前的爭吵,不如就穩定地對著自己的小孩說:但我覺得小荳荳(化名)也超厲害的!具體稱讚孩子給孩子聽,而不是比較任何才藝上的卓越性。
【大標】當旁人積極介入管教孩子,如何回應?
不論旁人是出於善意的關心或是其他因素,又或者是只是隨意抓一個社交話題,當爸媽常常聽到這些各式各樣旁人所給的諸多有關教養孩子的建議時,除了對爸媽或多或少產生影響之外,也時常讓爸媽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回應比較合宜?旁人不斷給予催生「二寶」的壓力,怎麼辦?
「要不要再生一個孩子」是夫妻雙方的人生規畫
黃雅芬醫師指出,爸媽會一直聽到周遭的人一直做這樣的提醒,尤其長輩們會把他們自己有意無意的期待讓孩子去承受,會一直遇到這樣的情況,某種程度上跟我們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大家很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關心,也許在西方的文化,大家就不習慣如此。
事實上,「是不是要再生一個孩子」,是家長個人的選擇與決定,爸媽能夠做的就是要去更了解自己的人生規畫並衡量各方面的條件與狀況。
【大標】孩子一直吵著爸媽想要一個弟弟妹妹?
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
有些孩子會一直吵著爸媽想要一個弟弟妹妹,可能是因為當下他覺得一個人玩感覺很孤單,或是在學校裡面跟同學相處或是看到同學們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覺得他們總是玩得很開心,因此,孩子提出希望爸媽生一個弟妹的要求;但也可能只是希望爸媽能花更多時間跟他互動、陪他一起玩,不見得真的那麼渴望一個家中新成員的到來。
別為了「想要有人陪孩子」而生二寶
家長不應只為了去滿足孩子希望有人陪伴的這個狀態,就去生第二個孩子尤其每個家庭的經濟或其他狀況大不相同,有些家長年齡已經很高,甚至連現在唯一的孩子也是透過人工生殖方式而來的;黃雅芬醫師表示,如果孩子真的一再追問或是向爸媽提出想要弟弟妹妹的要求,爸媽可以試著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對孩子解釋目前沒有計畫生第二胎的原因,這麼做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更加能夠體諒父母的狀況。
獨生子女的爸媽,揮之不去的愧疚感?
陳彥琪諮商心理師指出,外界對於獨生子女既定的評價,會讓本身原本根本沒有意識到一個孩子有什麼問題的獨生子女爸媽,很容易產生壓力,尤其是每當孩子一發生任何狀況,周遭的人很容易馬上就把原因通通歸到就是因為孩子是獨生子女這一個點上面,也會讓爸媽覺得:「決定只生養一個孩子,是不是真的對孩子的成長不好呢?」此外,也有些爸媽因為生理或是經濟等原因,無法為孩子添個弟妹,導致對孩子充滿愧疚感。
越有自信的父母越不會有愧疚感
黃雅芬醫師談到,有些夫妻已經彼此溝通相當清楚,也很確定自己理想中的計畫就是只要好好認真養育一個孩子時,就不一定會一直對唯一的孩子產生愧疚感,換句話說,當家長越清楚知道他人的關心與建議,自己不一定要全盤接收,甚至為了符合所謂主流或是他人的期待而委屈自己、搖擺不定的時候,越不會產生所謂的愧疚感。
黃雅芬
現職: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院長、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門診兼任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身心醫學科門診兼任主治醫師、長庚科技大學諮商中心心理衛生特約門診約聘醫師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教學副主席
專長:兒童青少年心智困擾之診斷與治療、藥物處方及諮詢、親子問題諮商、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治療。
學歷: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長庚大學醫學士
郭素蘭
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諮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專長:個別諮商:自我了解、親子關係、婚姻關係、情緒管理、生涯探索與規劃課程帶領:各式主題之成長課程帶領
陳彥琪
現職: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義務張老師
學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
經歷: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 諮商心理師、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特約諮商心理師

繪本推薦《橘子火車》

出版社:台灣東方。
韓國繪本翻中文。
封面看起來沒有什麼就白雪靄靄,不是媽咪我的偏好。
但沒有想到到書店時女兒自己拿過來請我翻開來唸給她聽,我一看到裡面自己就好喜歡唷!!!然後就當下買惹XD,內容是在講奶奶跟孫女間的故事(所以我想婆媳關係有問題應該不會想買吧哈哈哈哈XD)
大致上就是,媽咪托嬰奶奶,但孫女跟奶奶沒有那麼熟,奶奶也是有點小害羞,但只能用奶奶自己最喜歡吃的橘子來招待小孫女,後來,就是有點像是進入夢境,奶奶在沙發上睡著,或是小女孩趴在奶奶腿上在沙發上睡著,結果橘子火車就出現囉!小孫女就上車了,在火車上她見到了跟他同年紀小孩子奶奶,超可愛的安排!!
結果兩個人就一起玩,奶奶超會用橘子皮做出各種樣子的東西,一起手牽手去了好多地方玩,兩個小女孩一起經歷了很多,幫助了一些朋友,用大橘子當雪橇滑雪。
可能,我自己剛好是奶奶帶大的,爸媽都經商都超忙得,我曾經有試著找過國外的奶奶跟孫女的繪本,但是大多都是把主要照顧者換掉,一起去公園,一起去散步,都沒有那麼讓我真正感動過。
唯一之前一本是遠流的 《 好想見到你 》 文/圖:五味太郎,有真的打動我的心,我還因此買了一本給我奶奶唷,我一本,奶奶一本這樣。
(因為我奶奶是上海復旦大學畢業的,所以她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奶奶,中英文都流利,但不會台語),不小心扯遠XD,但想把溫馨繪本分享給大家。

分享台灣師大邀請南京師範大學孔起英教授講座: 如何欣賞幼兒塗鴉(藝術)PART2


(1) 藝術教育研究證明,到了6~7歲,大多數兒童能明確地區分現實與幻想,這對所謂的審美知覺的建立是一大耀進。審美不光是視覺單一的感知。

(2)大約在2歲時,兒童已經能感受到所謂的信任與不信任與安全與不安全。

(3) 皮亞傑把2~4歲稱為象徵思維階段,由於象徵工藤,所以兒童喜歡恣意的命名任何東西,例如說她做的小凳子是游泳的小浮板或是開的小汽車,拿著一張硬紙卡或是自己的雙手,說他們是手機或電話。甚至是抱著假娃娃照顧假娃娃,自己就好像是媽媽,這些行為都說明了兒童的象徵功能的存在,說明意有所指的事物已經漸漸地行程在兒童的腦中了。

(4)皮亞傑的理論是認為孩子在4歲以前覺得一切的事物都應該跟孩童本身的此刻當下擁有相同的心理狀態。
4歲以後(在無成人刻意說明教島自然發展下),自己就會慢慢知道椅子跟桌子不會感覺到痛,只有活動著的對象才會有所謂的心理情緒。

(5)孔老師提到小孩子喜歡畫蝌蚪人,就是所謂的火柴棒人,一個源於的頭,加上線條的身體跟四肢,大範圍的研究與蒐集實驗,比例上,幾乎很難看見2~4歲的幼兒在自行創作的情況(無成人刻意說明引導)下畫出脖子跟耳朵。因為這兩樣對他們來說不會經常性地在動,所以他們會忽略,會覺得不存在。(但這一點跟我觀察我女兒不太一樣,我女兒現在3Y3M還沒有出現蝌蚪人,她命名任何人,例如爸爸,奶奶,爺爺,外公,你一看過去她畫的,就是一顆大大的臉,的確沒有耳朵沒有脖子,但也沒有所謂的線型身體與四肢,都是以整顆頭做為代表)

(6) 錯誤的美學教育  : 以教師本身為中心,將自己掌握的有關美術知識灌輸給兒童。兒童會逐漸喪失自我感受,自我加工,自我創造的能力。

(7)孔老師的見解是認為,所謂的藝術教育,應該充滿著大量的言語溝通交流,如果有些孩子很喜歡講,應該讓他們暢所欲言,不打斷其陳述,只有當兒童主動表示需要協助時,藝術教師才回應並且個別加以觀察。

(8)錯誤的藝術教學 : 塗鴉藝術老師拿出物件開始完整描述,例如,拿出一件雲南族特有的服飾,開始說明她是用絲綢做的,摸上去特別滑順,或從頭到尾都是自己操作一次,或亮出一個板模,讓幼兒完全跟著仿作。

(9) 真正以幼兒為中心的藝術教學:讓他們主動表達自己的感覺,包括對觸摸或看到的媒材或是藝術成品的感覺,認為她是什麼?像什麼?感覺刺刺的?感覺可怕?感覺特別漂亮?為什麼?最後,才是老師說一說自己的喜好,最好是越具體化越好,不要只是:這好漂亮,卻不點出票臉在哪裡,教師把自己當作幼兒群中平的一員,而非高高在上者。例如,老師最喜歡這一些雲南特有服飾中的這一件,因為他是桃紅色的,而且袖子上面還嗅著金美的花卉圖案,我認為花的顏色與衣服本身的顏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深深的吸引了我。

(10) 協助幼兒進行反向思考: 為什麼你覺得這樣的配色是你最喜歡的呢?為什麼你會說這樣很醜呢

分享台灣師大邀請南京師範大學孔起英教授講座: 如何欣賞幼兒塗鴉(藝術)筆記跟自己心得呼應紀錄PART1




分享台灣師大邀請南京師範大學孔起英教授講座:
如何欣賞幼兒塗鴉(藝術)筆記跟自己心得呼應紀錄PART1

(1)幼兒自主性的藝術創作的起始會以圓形為初始(深有感覺!女兒在2Y2M左右畫出類圓形,但是她自己畫完,自己說:媽媽!妳看我畫的愛心),在媽媽我本人眼中看來真的覺得很像愛心,還為她去美術社裱框留存。

(2)老師提到幼兒會由科抖人開始,一個大頭直接接身体出規,這一點跟我自己女兒2y半時的發展就大不同了,到現在3Y3M,我女兒仍然沒有畫過所謂的科抖人,但有一次(也大約2Y2M了)他自己趴在地上用各種顏色畫完環形(圓形),說,然後跟理論的時間點相較,提早了自我命名行為,沒有人問她,她就會邊畫邊說,這是外公丶外婆丶爸爸丶媽媽丶家婕丶小寶寶(但我們只有家婕一個女兒,有一位朋友任職於花蓮公立高中老師(他妻子是花蓮公幼老師)無意中看到女兒畫的張,說家婕用環抱形畫出,且喜歡用不同色彩豐富的包覆,家人肯定給她滿滿的愛,雖然不知道是否有相當完整的科學根據性,但身為母親仍覺得很感動,我也拿去錶框留作紀念。(其實女兒所有的畫作,我沒有裱框也都會到美術社購買保存夾保留)

(3)老師提到幼兒會命名,鼓勵父母可以用多媒材,誏幼兒對藝術更加喜歡丶投入\自由表達,這點超有共鳴!我記得女兒在2Y5M參加完天母萬聖節免費社區活動,看到有外國大哥哥扮骷髏人,竟然好喜歡骷髏人,那一段時間一天到晚一直說(我用大人的思維,覺得她竟然不喜歡所謂可愛的玩偶類,大型文具店或書店也看得到米奇米妮維尼等玩偶,而是喜歡骷髏人),我除了買骷髏人繪本共讀外,也查了網上骷髏人的在家親子DIY美術活動,帶她用棉花棉丶膠水誏她自己貼,發現她好喜歡用棉花棒沾白膠這活動會一直重複,笑得很開心。

同時間2Y5M,也使用了樹脂土+黏土,想跟她玩,我在捏我自己的雪人,她忽然拿一塊混色的說:媽麻丶你看,跟我衣服一樣的毛怪!!我真的覺得驚喜!色系上真的好像(可能誤打誤撞,眼睛則是我加的,被好友說,我這樣是破壞幼兒原創XDDD

(4)幼兒命名部分,也是2Y多時,印象最深的是我在畫我自己的水彩在家,女兒自己在旁邊大量使用咖啡色丶紅色水彩,畫完後說:這是大象。

(5)教授提到:別用成人的審美觀去評論幼兒。所以繼骷髏人之後,女兒第二個喜歡上的是無臉人(雖然連我都沒看過那卡通XDDD女兒也沒看過)只是去光南買材料,看到無臉人,她就自己說她好喜歡她,我本來想脫口而出說:好可怕XDDDD。但我有忍住。

6)現場有男性吳副教授提問(他拿麥克風自我介紹時有說自己是爸爸有一個學齡前小孩),他的問題是他不知道一起畫畫的時候,要說話嗎?他小孩常常叫他畫XXX給小孩,但小孩自己卻不畫。
孔教授回答,可以換場地進行塗鴉藝術行為,或是先把原先的媒材收起,例如,他曾經帶領幼兒園小朋友用礦泉水瓶打動裡面裝水彩水,亂撒在大紙上,或是有機會帶著孩子去戶外主動拿起樹枝在沙上,說我們來畫畫吧。
有點像是用多元的場地環境跟素材,慢慢去打破可能孩子已經認定畫畫就是要爸媽話給他們看。
孔老師推薦繪本 :點
裡面也講述了,如何讓孩子跨出第一步! 但這一本繪本我有帶著女兒到現場書店翻過,我女兒並不特別有興趣,所以,我沒有購入。

(7) 孔老師分享現場幼教經驗時,認為所謂的幼兒塗鴉老師在引導幼兒塗鴉創作時會說: 這邊很空,你要不要再加點什麼?
她認為這是非常錯誤引導幼兒塗鴉創作的方式
有很多孩子較大年齡的時候,會主動問老師:老師,我這該畫在哪呢?或是我這該寫在哪呢?
孔老師建議,可以這樣回答孩子: 你覺得畫(寫)在哪裡你覺得最好看呢?
重點是,默默把選擇權跟思考權力轉回給孩子!!

(8)孔教授本身是女性,我覺得她分享自己女兒的畫畫過程,成長過程相當有共鳴跟精彩(可能剛好大淤落在我現在自己還得年紀)。其實,一直以來,我不相信三歲看終生,常常看見許多媽媽們小孩才一歲多,就用外交官,什麼什麼天分凸出來形容(他們是認真覺得不適炫耀心理),但我常覺得,我自己算是很敏感的人,我不覺得女兒有什麼特別突出之處,因為我覺得每個孩子天生下來都愛音樂愛畫畫(扣除是遲緩發展或是有其他的例如自閉症等明顯的表現)

但孔老師說因為她自己是專業教育人士,她在小孩2歲多時,發現她孩子不喜歡與人玩耍,常常就會說要回家,她有刻意請朋友小孩子陪牠作伴玩耍,還特地提早送她去托嬰中心,就是覺得,如果自己的孩子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沒有能力,但至少不要成為她將來自己生活的障礙(身為媽媽聽到這句話其實當下很感動)

孔教授的女兒現在已經26歲了,她說大約她唯一的女兒楚楚約在2Y6M時,發生一件令她驚喜的事情,因為她女兒畫出了一張圖,她有秀出來,是兩個蝌蚪人,就是只有一個類圓圈是頭,然後像是肉丸人這樣有手,一起坐在像是類半圓形上,她女兒主動跟孔老師說 : 這是我跟洋洋在玩翹翹板。
孔教授說她一直知道她女兒特愛玩翹翹板,每週六日都主動要去玩好久,都是跟自家爺奶或孔教授本人玩,(因為孔教授有提到她女兒眼神從小都不喜歡看人,當時)主動問她要步要跟誰一起玩,都說: 不要。
所以教授認為那一張畫給她做媽咪的帶來一種安慰,其實女兒是知道她平日與人互動的經驗的(洋洋是當時她幼兒園的男同學)

然後開玩笑地說,現在女兒已經大學畢業,如果用光譜來說,的確是仍是偏向內向,所以她自己的觀點是覺得從小時候是可以看出每個孩子基本個性的,但是,她覺得她女兒一路中學成長過程仍有幾位談得來的好朋友,這就是她所強調的,孩子們的各項發展,只要不構成孩子生活的障礙,家長們不要總覺得只有外向活潑會社教的孩子才是聰明的才是優秀的。(這一個部分我自己覺得好有道理)

(9) 就塗鴉這部分,孔教授認為是有天份之差的,一般來說,4~5Y,擁有美術天分的孩子,你放一台腳踏車,在她前面,說我們來話吧,已經能畫出比同齡孩子更加細膩的細節,且逼真性高。進入到5~7Y細節跟色彩更豐富。

當孩子又鬧情緒

撰文/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主任 吳四維

-------------------------------------------------------------------------------------------------------
【中標】瞭解篇:愛鬧情緒的年紀
在做學齡前兒童發展評估時,除了常見的語言、認知與動作發展問題外,小孩的情緒也是家長相當困擾的問題。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吳四維醫師表示,也許因為現在小孩生的少或者比較有時間關心小孩的生活,所以家長多都能注意到小孩的情緒與行為偏差,但也多苦於沒有適切方法來處理;或許家長認為自己小時候沒有類似的問題,或許如長輩所說長大自然會好,所以多半沒有很好的經驗傳承,因此在面對小孩的無理取鬧時常會有嚴重的無力感(不知道怎麼做)或者罪惡感(忍不住痛扁小孩一頓等情形),在此與家長分享關於學齡前兒童常見的情緒問題與處理技巧,希望讓你對自己家中的寶貝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小標】學齡前兒童發展的概念
傳統的發展理論2歲之前主要以感覺、動作發展為主,3到6歲則是語言與認知的快速發展期,也就是6歲前的語言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在溝通表達上多以情緒語言為主,當小孩鬧情緒時父母請記得那只他的表達方式,只是我們不喜歡也不習慣而已。
2歲之前的小孩通常會以抓、摔、舔、含來了解這個世界,當你看見他在舔地上撿來的棒棒糖時,你會認為他不愛乾淨、擔心感染腸病毒,所以狠狠打他手心讓他知道後果,並且口頭告誡一番,通常他會大哭之後又再出現同樣的行為,實際上你只需的是維持他周遭環境的整潔就好,即使他繼續哭鬧,只要轉移注意力用其他的東西去吸引他或帶離現場通常就能安撫。
而3到6歲的兒童,開始會以語言來表達其需要,但是畢竟由字到完成句子的能力是逐漸發展,而孩子的認知能力與生活、教育環境相關,所以當要表達的東西大人聽不懂時,會造成孩子的挫折感,因而以發脾氣的方式也許哭鬧或者丟東西來表達憤怒,但那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好所造成,若能體會他的心境,多花一些時間傾聽,事情就會圓滿解決。

【小標】哭鬧背後可能的原因
小孩的哭鬧常是他的一種表達方式,需用心“傾聽”他所要表達的意思;以下陳述幾種情況:
˙事情不順遂時:對於6歲以下的兒童肢體協調、耐心與注意力都還在發展的階段,事情進行的不順利是常見的事,但卻常引發激烈的情緒反應,如積木排機器人沒有成功就常會亂發脾氣。
˙感到受欺騙時:信任感對學齡前階段的兒童相當重要,所以一旦被承諾的事情沒有實現時,所引發的情緒反彈會很大,家長常認為不重要反正以後就會忘記,但小孩長大後可能會對他人較沒有信心與信任感。
˙面對自己的弱點時:如被其他小朋友說他長的比別人黑、比別人胖時,雖然可能是一句玩笑話但可能造成小孩心理很大的傷害,即使不會明說但會以情緒來表達,希望家長能夠以“同理心”來“聽見”小孩的心聲。
˙利用情緒做為武器:畢竟小孩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肌肉發展都不及大人,所以一旦有所求但又被拒絕時,以情緒做為“武器”相當常見。
˙身體感覺不適時:這是家長常會忽略的問題,特別是自己諸事煩心時,對於小孩“亂發脾氣”時的忍受力特別低,小孩突然哭泣與發脾氣時,一定要記得是否有身體不舒服,特別是如果有智能障礙或者自閉症患者,因為其身體出現問題的比例高但又不會表達。
-------------------------------------------------------------------------------------------------------
【中標】對策篇:處理孩子無理哭鬧
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基本發展能力,一般來說2歲之後語言能力逐漸發展,語言溝通雖有用但仍要考慮小孩的理解能力,或者雖然聽得懂但是無法清楚表達其想法,這時家長需要耐心的聽他陳述並且幫他結論與歸納,不僅可以幫助其情緒的抒發,也可以增進小孩的語言能力;但若是2歲以下,你會發現講不太有用,轉移注意力或者離開現場,情緒多半很快就能穩定下來,但若持續哭鬧超過半個小時,可能需要考慮其他的原因如身體不舒服或者疲倦、飢餓。以下提供一些處理的建議。

【小標】先給予肯定,再詢問幫忙
「自主性」與「耐心」是學齡前兒童的重要發展課題,當小孩事情進行不順利時,如鞋子穿不上、積木排不起來,可能因此大發雷霆,但先不急著幫他完成,因為通常他會更生氣,應該先肯定他的努力,如寶貝長大了會自己穿鞋子、你想排機器恐龍是嗎?然後告訴他你會給他時間或者陪他自己完成,最後再問他是否有需要幫忙,你也可以在旁邊跟著一起做,即使你不想也要假裝自己很喜歡,要對他所做的事情感到興趣,如此可以增加親子的感情,也增加小孩的安全感與被重視的感覺,不用擔心他以後都需要你陪,因為長大後讓家長陪被同學看見是很丟臉的。

【小標】答應孩子的事要記得且做到
「信任感」對小孩很重要,如果因為答應小孩的事情無法達成,不要以為他會忘記,一定要對小孩解釋與道歉,告訴他會在何時完成,他不一定會同意但你也不需生氣,通常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接受不喜歡的結果,但最好不要以其他的東西如“麥當勞”作為補償,盡量要就事論事。

【小標】同理心孩子並給予真心建議
當小孩被人取笑而感到生氣時,家長不應該置之不理或者認為以後就會適應,應抱著同理心問他:「別人說你胖,你很生氣對不對」,不要開始怪他吃太多、不運動等,這樣會有反效果,你應試著問他希望什麼(讓他自己想會比你直接給答案有用),再問他想要如何做,必要時再給小孩建議,因為如此他也學會如何面對與解決問題。

【小標】耐心找出孩子情緒化的原因
若發現孩子常以情緒來威脅得到他需要的東西時,一定要先耐心想想為什麼,因為小孩無理要求某東西時,常是因為他覺得被人忽略,所以他會要求東西來滿足其缺乏的安全感;但如果不是,單純因為別人有他也要有而耍賴時,記得要堅持但不需要太大的情緒反應,讓他有時間調適,但如果小孩在地上滾或者路上大哭時,先記得沒有人會看笑話,別人只是在看你怎麼做而已,此時將小孩先帶離現場並“曉以大義”,告訴他哭鬧沒有用,他也得不到東西,若是持續哭鬧則後續的東西(繼續逛遊樂場、吃點心)也都會沒有,讓小孩自己做價值判斷。
--------------------------------------------------------------------------------------------------------------
【小標】給家長的心理建設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請記得「停、看、聽」,吳四維醫師提醒,家長的冷靜思考很重要,過去的經驗可以拿出來參考,但一定要使用“對”的方式,對的方式常常不好用也不習慣用,然而一旦用了“習慣”的方式,可能錯失一次很好的「教育」與「學習」機會,以下提供家長一些“對的”心理建設的技巧:
1. 一定要先冷靜想想,小孩到底要做什麼,不要先發脾氣。
2. 如果自己在忙或者心理很煩,試著先將事情放一邊,先澄清問題,如果沒有辦法馬上處理,告訴小孩什麼時候再來協助,但一定要守信用。
3. 如果一時找不到方法,請不要氣餒,因為常常會發生,你不會的別人也不一定會,不要因此以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你可以告訴自己「我也不知道」,承認自己不會不代表無能。如孔子所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告訴自己方法一定有只是還沒有找到而已。
4. 一旦感覺做的不好或者不對,不要堅持不認錯,試著要對小孩承認自己做錯或說錯,勇敢對小孩道歉,保證不會降低家長的尊嚴或者面子,且小孩會更尊重你,如孔子所說「知恥近乎勇」。
5. 保持樂觀的心態,不要因為不會處理或者延後處理,小孩以後就會變本加厲,因為大多數的行為問題多半是處理的方式錯誤所造成,且「羅馬不是一天造成」一定需要一段時間養成。
6. 一旦施以處理與協助後,需要一段時間觀察效果,通常需要半年的觀察期,但如果情況似乎沒有改善(頻率仍高),需要檢討自己的方法,可與其他家長討論、買一些坊間的兒童教養書籍來看或者參加一些針對家長的教養技巧演講活動等,如果還是無法處理可能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而是小孩有其他困難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自閉症或者兒童焦慮症等,這時可能需要找專業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提供協助。

畢竟孩子的情緒問題並不像數學問題有單一的答案或者解決方式,適用於別的孩子的方法不見得用在你家小孩身上也會有用,希望家長抱持一顆「包容的心」,接納各種的可能與方法,當你看到成果時,你會對自己更有信心與成就感。
--------------------------------------------------------------------------------------------------------------
【小標】學會與混亂和平共處
紐西蘭心理學家奈吉爾,萊特(Nigel Latta)在他的著作《在孩子把你搞瘋前-瘋狂父母的寶貝獨心術》中分享了教養孩子的10個簡易守則之一,就是必須學會「與混亂和平共處」,當你有了小孩,變等於是把混亂請到了家裡。你再也無法安排要如何度過養育小孩的瘋狂時刻,就像你不可能將龍捲風的發生排進行事曆一樣。風來了,你就走。
瞭解並接受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能,那麼你就要和混亂對抗。你會將一切不公平的行為隔離,你會以為這樣應該會更為容易,但卻不然,你會感到怨恨,甚至是痛苦。
帶著一點冷靜的禪意來與混亂共處,因為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很瘋狂的事。
有幾個晚上,心理學家奈吉爾,萊特提到,在我的家裡,在完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事情就變得完全一發不可收拾。所有的行星以錯誤的方式排列,讓地獄之門大開。就像這一晚,才在3個小時之前,我們正為一些小事爭吵。孩子們在發脾氣,然後開始搗蛋,接著是反抗,最後終於爆發。
在這種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到屬於你自己的安靜地方,然後等待這場暴風雨過去。沒有理由要和它對抗,因為在這種瘋狂狀況下你無路可逃。把手握緊你的舵、目光注視著羅盤,然後在暴風雨中等待海面的平靜。
與混亂和平共處吧!你有什麼選擇?

吳四維
現職: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  兒童心智科主任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 住院醫師
   中華民國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 精神科專科醫師
   苗栗縣中等學校諮商輔導中心醫

如何真正開朗自信的孩子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邱珍琬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林繼偉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翁士恆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兼學生諮商中心主任  管貴貞
參考資料/《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

【中標】樂觀與天生人格特質有關?
    樂觀,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嗎?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表示,從人格心理學來說,的確有著這樣的理論根據,雖然先天有影響,後天爸爸媽媽與孩子間的互動與調適,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影響更重要。中國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管貴貞表示,正向心理學的角度認為樂觀有與生俱來的部分,但強調樂觀是可以學習的。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林繼偉指出,氣質只是人格的一部分,有些人受到外在刺激,的確比較不容易產生負面反應,除了與天生氣質有關之外,還受到下列4因素所影響:
(1) 情緒閾
情緒閾的不同,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強度就不同,情緒反應閾較高者,較不容易受到刺激;較低者,對外在刺激反應較大。
(2) 情緒本質
每個人的情緒本質不同,情緒本質比較豐厚的人,傾向開朗愉悅,反之,則較容易對外在刺激產生較大反應。
(3) 情緒與認知交互作用
     情緒不好時,想法也會被影響,變得較為負面,但有可能只是某段時間   
     的某種情緒狀態,並不代表這個人就是一個不樂觀的人。
(4) 認知基模
人會受到過去不同經驗的影響,對於同樣的事件產生出不同的詮釋與觀點。


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提出到的3個很重要的療癒要素
翁士恆助理教授提到,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提出到的3個很重要的療癒要素
1同理
2無條件的正向關注
3真誠
爸媽無法接受孩子樂觀活潑?
若是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一樣,就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開心果,然而,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期望或認為自己孩子的天生個性就是活潑樂觀的,甚至一看到孩子沒有一直維持笑容,似乎也會很想要「糾正」孩子,認為他們應該趕快打起精神,笑嘻嘻才對,爸爸媽媽這樣的期待真得合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該如何調整呢?

【中標】大人為什麼會不鼓勵孩子表達情緒與感情?
《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一書提到,有時候我們大人並不鼓勵孩子表達感情,然而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個表達專家,相當清楚如何讓外界精確知道他們的感受,但隨著時光流逝,每當孩子表達情緒的時候,卻總得到「不應如此」的暗示!我們從小就接收上一代的這類暗示。

所以自然而然的也這樣對待我們的小孩,不讓他們自由表達情緒。當我們關愛孩子的傷心、失望、生氣、難過、困窘、罪惡,或是挫折,我們會為他們難過,但還是不要說出來比較好,因為這樣就不會有感覺、不會難受。


【小標】人為什麼會有情緒?
   人為什麼會有情緒?當感到悲痛或是失望時,可以與他人聊聊抒發情緒,就是要透過告訴他人「不要再做或是說那些讓我們困擾的言行」來獲得排解,開心時可以表現出來讓他人知道自己為何開心,並分享喜悅,他人可以幫助我們延長這份感覺,還有許多情緒像是罪惡感與羞愧,則是驅使自己承諾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要是壓抑或是隱藏情緒,而不是去感受與釋放,情緒就不再是強而有力的溝通工具,緊抓住惡劣情緒不放,怨恨只會不斷滋長,膨脹成為四百萬種的炸藥時,方圓數百里之內都會被夷為平地,大人若不鼓勵孩子表達各種情緒,那麼當孩子在必須表達或是接收各種情緒時,他們就會覺得不自在。

【小標】認識自我
包括認識情緒、接受情緒、管理情緒
    否認情緒並不表示它不存在,事實上,它就是自我的一部分,此外,認識情緒是讓人存活相當重要的一個機制,因為害怕、生氣,人才知道要避開風險。此外,情緒還有社會性功能,讓我們可以感受他人的情緒、了解他人,有助於人際互動。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邱珍琬教授提醒爸爸媽媽,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應該引導孩子幫各類情緒命名,並且讓他們能夠去感受與經歷什麼是開心?什麼是難過?什麼是生氣?接著再進一步與他們一起去正視情緒,並且學習管理情緒。

【BOX】跟孩子一起運動吧!
邱珍琬教授強調,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不但能夠學會更妥善的運用時間、從失敗中學習、獲得成就感,也更能培養挫折忍受力與情緒智商(EQ)唷!

【中標】「讓孩子的情緒能夠完整發展」應早於培養正向態度

翁士恆助理教授更進一步指出,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應優先於爸爸媽媽想要培養出孩子的正向態度,就是必須要讓孩子的情緒能夠完整正常的發展出來!那麼,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當孩子感到生氣或是難過時,協助他們將這些生氣、難過情緒表達出來,接著,導引孩子看見其他的可能性,同時,爸爸媽媽也要學習觀察孩子的開心是不是真的開心,孩子的難過是不是真的難過,而不是跳過這些階段,直接要求孩子要能夠馬上變得開心或是去逗孩子開心。「事實上,我在作兒童心理治療的時候,也一定會先讓小朋友們有充裕的時間去抒發他的難過。」翁士恆助理教授說。

【BOX】DO it!在培養孩子正向態度之前!
1協助孩子能夠真正接納表達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
2協助孩子一起學習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小標】與其在孩子傷心難過時說:「打起精神來!」不如…
與其在孩子傷心難過時說:「打起精神來!」不如試著認同孩子的情緒,讓他知道人會有情緒是非常合理的,例如:「我了解你的感受,狗狗死了我也很難過,現在會覺得悲傷很正常,因為15年來牠都是我們家的一份子,我們都很想念牠,你需要聊聊嗎?」告訴孩子你願意聽他聊聊,並且認真傾聽。

【中標】問題情境:
 有些人事情發生後,將情緒抒發了,真的就可以完全讓事情過去,不放在心上了,但是,明明已經抒發了情緒,卻還是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經常又重複提起?

【小標】內心真正需要並未被滿足
林繼偉副教授說,若是事發之後已經完整抒發了情緒,卻還是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或掛在嘴邊經常重複提起,表示心理需要並沒有被真正滿足!有可能是採用的解決方法,並沒有真正回應到他本人的需要。

此時,可以試著「開拓新的想法」,其實,新的想法並不代表真的是「比較好」、「保證能夠解決問題」的想法,之所以鼓勵要試著開拓新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鬆動當事者原來只執著一個點上,希望讓他的心靈能夠多些自由。

【大標】你誤會「正向心理學」了嗎?
  邱珍琬教授指出,有情緒的表現表示這個人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與「反省」自己,此外,才有機會去學習與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做法,讓自己下次再遭遇相似的事情時,能夠有機會運用更好的處理方法。因此,如果要求一個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有起伏的情緒,必須一直表現得正面陽光、笑臉迎人,這並非是正向心理學。
邱珍琬教授指出,正向心理學是在鼓勵個人遇到挫折時
1夠學會先看到「自己做得好」的部分,懂得自我肯定與鼓勵
2進一步思考、反省是不是還有哪些不同方法可以用來應對與處理他所遭遇的挫折。

【小標】正向心理學的目的:培養出孩子真正的自信心!

正向心理學也強調培養挫折解決力、韌性,以及復原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從適當的挫折中學習。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因為不忍心看到孩子難過、失望,忍不住就出手直接把孩子本來該遇到的障礙拔除。

   事實上,孩子需要的是爸媽耐心的「引導」,而不是「代替完成」。

如果孩子一直在這樣被保護的環境下成長,他會變得無法相信他自己其實是有能力做到很多事情!等到將來遇到一個可能在一般人眼中根本沒有什麼的事件,只要不如他預期發展,就會無法獨立承受與面對,甚至走上極端的路。


【大標】越安慰,越糟糕?
有些話,乍聽之下是安慰或希望激勵孩子的話語,但卻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例如,「你就是想太多啦」、「你怎麼會那麼悲觀」、「不要再一直去想了啦」、「也還好吧」、「你看誰誰誰不也好好的」、「怎麼可能」、「往好處看啦」、「你就是以前沒吃過苦,被寵壞了」!


【中標】安慰技巧,你用對了嗎?
邱珍琬教授表示,請爸爸媽媽先靜下心來想想,人類本來就是社會的動物,他人的反應的的確是會影響到個人的,也因為如此,人才會去關心彼此、照顧對方,也會想讓整個社會能更進步、和諧。因此,當孩子主動與爸爸媽媽分享他所遭遇的不愉快,父母第一步並非去要求孩子「不要想太多」、「開心一點」、「也還好吧?怎麼可能」、「不要理會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啦」!


【中標】NG!讓孩子認為表達情緒是不對的事

如果當孩子一表達什麼,爸爸媽媽就否定他,或是否認他的情緒,覺得他真是個奇怪的孩子,孩子就會學到「表達情緒是不對的」。只要他表達出來的不是開心的情緒,自己就是不被喜歡的、不被接受的,時間久了,孩子所學到的只是在爸爸媽媽面前隱藏或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不但不會想再跟爸爸媽媽分享任何事情,更沒有機會學會如何面對、處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解決事務的技巧。

邱珍琬教授建議爸爸媽媽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小標】STEP 1: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主動與爸爸媽媽分享他所遭遇的不愉快時,爸爸媽媽首要任務是「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的」,將來才會願意跟你再分享更多事情。

例如,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回家又氣又難過的講述今天發生什麼事情,可以先試著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又生氣又難過,要是我是你的話,遭遇到這樣的狀況,一定也會很生氣、很傷心的。」


【小標】STEP2:引導孩子看見他做得好的部分
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之後,爸爸媽媽可以說:「今天同學這樣鬧你,但是,你都沒有因為很生氣而亂打人,我覺得你今天這樣表現得很棒唷!」

【小標】STEP3:與孩子一起討論下一次面臨相似問題的多元解決方法
並不是引導孩子看見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就結束了唷!接著,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檢視看看孩子的做法是否有可以調整之處,與孩子一起來討論還有哪些不同的應對方法,能夠讓他下一次再遇到相似狀況時,有機會可以試試看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讓他處理得更好,這同時也在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貴貞主任認為想讓安慰真正發揮作用時,父母也須衡量自己的狀況,如果父母自己的狀況也不理想,請放慢自己的做法,先讓自己休息一下,等自己狀況較為穩定時,再與孩子討論也不嫌遲。


【BOX】明確表達情緒能讓他人更了解與知道如何協助你
翁士恆助理教授強調,一個人能不能學會表達自我的情緒與需求,是否能讓他人了解你目前正在經歷的情緒狀況,其實是相當重要!因為當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感覺與需求明確地表達出來,他人也才有機會了解與學習,如果他們真心想要給你關心或幫助你時,他們可以怎麼做。


【中標】你給他人的建議與訊息,其實包含了自身的焦慮?
    看到他人表達焦慮,自己也會產生焦慮情緒?林繼偉副教授表示,這是一種錯誤認知,以為只要對方沒事了,自己也就沒事了,希望趕快把對方的負面情打發掉,其實是希望打發掉自己的情緒。可以試著提醒自己,我有覺察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覺察他人,我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夠協助對方發現自己的不合理,而不是要去除對方或本身的焦慮!

【小標】將「你訊息」、「我訊息」分開

   翁士恆助理教授指出,「我訊息」是單純表達我自己目前的狀態與情緒;「你訊息」表達的是希望面前的人去做的事。然而,一般人常會將你訊息跟我訊息混在一起,明明是要求別人去做什麼事情(你訊息),但其中包含了我自己的感覺(我訊息)。

  舉例來說,老師的情緒不穩定,她面對到不穩定需要她幫助的學生,她會將錯誤全都推給學生。她可能沒有想過是因為學生的反應,引起了自己的更焦躁的情緒反應,才會聚焦在認為學生孩子的反應是極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們不但要學著把『你訊息』、『我訊息』分開,也要了解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並不是我們的,先讓自己不被影響,有時候反而比較能夠給予對方他所真正所需要的支持。」翁士恆助理教授說。

如何在成長過程中引導高敏感的孩子 part4


高度敏感的人天生就比一般人更能注意到環境細節,另外,不論是成人或兒童,敏感的人往往比較具有同理心、具創造力,且小心謹慎。他們了解行動的後果,所以也較不願意做錯事,相較之下,他們會儘量避免短時間內一次接受大量訊息的刺激,如果他們無法避免過度的刺激,就可能變得「很難搞」或是「太敏感了」。

1. 不要考慮「丟進水裡,他自然就會游泳」的方式
由於高度敏感的孩子總是會想像最糟的狀況!即使事情還沒有開始變糟。因此,一旦有了不良經驗,最重要的家長一定要多費心與孩子進行一起討論,安撫、陪伴他,一再地共同面對、處理,可以避免孩子陷在其中無法自拔。
甚至是可以的話,可以更慢慢地進一步以輕鬆兩方都無壓力的狀況下,討論將來再遇到相似狀況時,孩子可以如何去面對與為自己解套,(重點在於可以多一起討論或協助想出多元的解決或面對方法),而非僅僅只是單一的告訴孩子: 「妳這種行為不合宜。」(NG:指出甚至指責孩子當下行為或反應不符合您或其他師長的期待,然後就結束)

2在鼓勵和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研究顯示,有安全感的高度敏感兒童適應力佳,他們的母親通常比較不逼迫孩子。研究也顯示,即使是一般不敏感的兒童,過度操控的母親也會引發孩子的恐懼感。
孩子面對新環境時,家長必須在過度保護和過度逼迫孩子之間找到平衡。用你的直覺,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言語、音調、面部表情。如果孩子看起來真的想做這件事情,就鼓勵他,因為有時候,我們很想做一件事情,事到臨頭卻害怕了,希望躲開,但是如果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然而,要是孩子看起來很緊張、不情願、受到過度刺激、或是能力不足勢必失敗,就不要逼他。

接受並討論孩子的情緒
「我要做。」「我怕。」「如果我不做,你會生我的氣嗎?」「如果不做,我會後悔。」「我非常興奮,非常好奇。」「我不要這些刺激。」這些矛盾的感覺可能同時存在在孩子的心中。

試著指出孩子並引導孩子注意到他還喜歡的那一小部分
你可以指出孩子已經表現出來的情緒:「你看起來想試試那個溜滑梯。」如果他害怕,同樣也指出來:「是的,從這邊看,好像很高,對不對?」你也可以提到孩子喜歡的部分:「我知道你喜歡溜滑梯。這個溜滑梯看起來比較難爬,也比較高。不過,比較高的溜滑梯溜起來也比較好玩。」盡量不要預設立場。

以身教示範對生活的熱情
有意義的事物、期待的事情、小小的樂趣,這些事情比大事件更能讓人快樂。新經驗構成了許多小小的快樂,像是去新的餐廳、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回家,透過這些讓孩子看到你對生活的熱情。

讓孩子知道,「心情複雜」是完全正常的,包括家長本身也是如此
或許你可以描述自己第一次跳水、第一次騎馬的心情。如果他堅持不肯,不要逼他,也不要笑他,這麼一來下次他做決定的時候,才不會對你的反應這麼焦慮。

讓孩子有機會當老師
讓他教更小的孩子或絨毛玩具熊,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怎麼克服恐懼、後來多好玩。這樣一來,整個過程他都會記得清清楚楚的了。

敏感≠膽怯 如何協助與陪伴高敏感孩子成長與學習? PART 3


佑佑還是嬰兒時,每次爬到毯子的邊緣,或是碰到草地,就會開始哭。長大一點之後,碰到新的人事物,還是非常小心翼翼。佑佑非常喜歡觀察環境,但結果往往是…等到活動都結束了,他才開始想加入。其實,佑佑並不一定是對新東西感到害怕,常常只是想先觀察再參與,如果當他覺得害怕,就會一直到最後都不會想加入活動。

[大標]你家也有「高敏感寶寶」嗎?
    像佑佑這樣的孩子,稱為「高度敏感的寶寶」。什麼是「高度敏感」呢?根據《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書中的定義,高度敏感的人天生就比一般人更能注意到環境細節,行動之前會更深刻地考慮一切。一般人比較不會注意那麼多細節,也比較快就會採取行動、較為衝動。
    另外,不論是成人或兒童,敏感的人往往比較具有同理心、比較聰明,直覺強、具創造力,而且小心謹慎。他們了解行動的後果,所以也較不願意做錯事,受不了大的音量或同時出現的大量資訊。他們會儘量避免這些刺激,因此看起來害羞或不合群,如果他們無法避免過度的刺激,就可能變得「很難搞」或是「太敏感了」。

[大標]為什麼會害怕新環境?
    當人類面對新的狀況時,會評估自己是否應該害怕。如果身體已經充滿壓力,或是曾經有過不好的經驗,就更容易感到恐懼。年幼的孩子特別缺乏適應能力,因此遇到不良經驗時,反應會更加強烈。如果恐懼拖太久沒有處理,孩子可能會變得非常容易受到刺激,恐懼會逐漸變成焦慮,無需受到刺激就一直存在,且任何狀況都會引起恐懼。

[中標]影響行動的3個問題
  高敏感孩子寶在面對新狀況時,首先會評估哪些問題?爸比媽咪又該如何應對呢?

[小標]1.「採取行動是否安全?」
我會受傷嗎?我會快樂嗎?我會成功還是失敗?過去的經驗會決定孩子的答案。

家長應對:
當孩子停下來思考時,你希望孩子瞭解是否安全、他是否會成功;你希望他能夠分辨不同狀況,不會認為任何事情都很危險。不過,他可能需要你的協助來分辨事實,例如:如果他把一條繩子看成蛇,或者看到一隻大狗,以為是狼,他當然會感到害怕。要是他最近才跟你分開過,或是有過令他害怕的經驗,就更需要你的安撫。

[小標]2.「我今天有能力處理嗎?」
有人可以支持我嗎?我今天夠強壯嗎?休息夠了嗎?孩子的內在狀況,及以前得到過的鼓勵與支持會決定這個答案。

家長應對:
針對這個問題,父母的影響力更大。讓孩子相信,你會隨時隨地回應他的需要和情感,他就會有安全感。未來進入新環境時,讓孩子知道你會全力支持他,讓他有充分的準備;如果他還沒有準備好,也讓他明白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必須等一等。
-
[小標]3.「事情總是能夠順利進行嗎?」
碰到新狀況時,我是否常常成功?探索新事物、認識新的人是否有趣?孩子建立的整體人生觀會決定這個答案。

家長應對:
第三個問題牽涉到孩子的人生觀,爸比媽咪需要讓孩子擁有許多愉快、成功的經驗。你可以創造孩子的環境,讓他明白,世界上是有很多危險,但也有很多快樂、奇遇和善意等待著他。

[大標]學齡前,建立孩子的信心
建立快樂、成功的經驗對高度敏感兒童是一項挑戰。不管是誰,受到過度刺激時都會不舒服,但在這個年紀,任何新狀況對於高度敏感兒童而言,都可能過度刺激──興奮、激烈、陌生。爸比媽咪必須盡量讓刺激維持在孩子可以忍受的範圍內。

[中標]1. 不要考慮「丟進水裡,他自然就會游泳」的方式
由於高度敏感的孩子總是會想像最糟的狀況,即使事情還沒有開始變糟,因此,必須保護孩子不要有真正不好的經驗。而且,一旦有了不良經驗,一定要一起討論,安撫、陪伴他,一再地共同面對、處理,可以避免孩子陷在其中無法自拔。

[中標]2.在鼓勵和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研究顯示,有安全感的高度敏感兒童適應力佳,他們的母親通常比較不逼迫孩子。而缺乏安全感的兒童,母親通常比較積極介入孩子的各項行為,不讓孩子慢慢來。研究也顯示,即使是一般不敏感的兒童,過度操控的母親也會引發孩子的恐懼感。
孩子面對新環境時,家長必須在過度保護和過度逼迫孩子之間找到平衡。用你的直覺,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言語、音調、面部表情。如果孩子看起來真的想做這件事情,就鼓勵他,因為有時候,我們很想做一件事情,事到臨頭卻害怕了,希望躲開,但是如果不做,以後一定會後悔。然而,要是孩子看起來很緊張、不情願、受到過度刺激、或是能力不足勢必失敗,就不要逼他。

[大標]當恐懼不是真的恐懼,而是憤怒時
有時候,高敏感寶寶的恐懼不一定真的是恐懼。因為他們往往會將哀傷、憤怒和恐懼等情緒內化,不公然表現出來,所以他們的憤怒不會經由吼叫、打人、說謊或偷竊來表現。舉例來說,孩子可能因為媽媽生了弟弟妹妹生氣,想要使壞。但是他也害怕自己的憤怒,害怕自己會做壞事,害怕接著而來的處罰。所以呢,這些感情都被埋起來了。
爸比媽咪可能覺得棒透了,孩子適應得這麼好──不生氣、不惹麻煩。事實上,孩子心靈深處的潛意識正在想:「我痛恨這件事,我是壞孩子才會痛恨別人,我必須抗拒這些壞想法。太危險了!」忽然間,恐懼誕生了,孩子開始什麼都怕,怕陰影、怕某個形狀,父母和孩子自己本身都不知道為什麼。

[中標]鼓勵自己與孩子同時學會面對與表達情緒,非常重要!!!
如果你覺得孩子太乖也太膽小,鼓勵他把憤怒表達出來。跟他一起討論為什麼生氣,或許是因為你以前跟他生氣、你規定他不能做什麼、或必須離開他。鼓勵孩子談自己的感情,有時候,談一談非常有用。


[大標]協助高敏感孩子進入新環境3階段
[中標]Step1:事先的計畫
1. 事前和孩子討論環境
舉例還說,不要假設孩子知道沙灘是什麼樣子,一定要描述給他聽,他才會有心理準備。

2. 討論比較不理想的後果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事先演練應對方針,例如:「如果你都找不到任何復活節彩蛋,會感覺如何呢?」

3. 告訴他一個容易脫身的方法
例如:「如果你不喜歡,我們就馬上離開。」

5. 親自示範冒險精神
合適的時候,跟孩子說:「或許不會成功,那有什麼關係?」或是說:「要不要試一下?我們有什麼好怕的?又不會少一塊肉。」「有時候我也會很怕,但是既然不會危險的話,就試試看吧!」


7.接受並討論孩子的情緒
「我要做。」「我怕。」「如果我不做,你會生我的氣嗎?」「如果不做,我會後悔。」「我非常興奮,非常好奇。」「我不要這些刺激。」這些矛盾的感覺可能同時存在在孩子的心中。

8.評估孩子的身心狀況
孩子必須吃飽睡足、準備好,否則寧可延期。

9.搧風點火
鼓勵孩子的熱情、興趣和參與,但不要誇張或造假!!!!!不要說:「哇!溜滑梯!太棒了,不是嗎?」謹慎的孩子會想:「我才不要被你逼著爬上去呢。」

10.避免提出與孩子想法分歧的意見
你可以指出孩子已經表現出來的情緒:「你看起來想試試那個溜滑梯。」如果他害怕,同樣也指出來:「是的,從這邊看,好像很高,對不對?」你也可以提到孩子喜歡的部分:「我知道你喜歡溜滑梯。這個溜滑梯看起來比較難爬,也比較高。不過,比較高的溜滑梯溜起來也比較好玩。」盡量不要預設立場。

11.以身教示範對生活的熱情
有意義的事物、期待的事情、小小的樂趣,這些事情比大事件更能讓人快樂。新經驗構成了許多小小的快樂,像是去新的餐廳、走一條不同的路線回家,透過這些讓孩子看到你對生活的熱情。盡量做到言行一致,而非假開明


[小標]能夠有寧靜與足夠的獨處時間,與孩子溝通,很重要
    一旦孩子夠大,可以談話以後,讓孩子嘗試新的經驗就容易多了。你可以和孩子進行以下對話:
「媽,我怕游泳課。」

「是啊,當然會怕,這是新的經驗嘛。」(接受孩子的情緒,沒有取笑或批評)

「你也會害怕嗎?」

「常常。」(讓孩子知道,害怕是正常的情緒)

「那你都怎麼辦呢?」

「如果我真的想要去做,雖然害怕,但是我會不管它,去做就是了。」(示範自我調節的能力)
「或許我可以讓事情容易一些,像是問問別人的經驗。」(教孩子透過分享經驗與談話來適應的技巧)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可能會跟老師說我很緊張。」(示範尋求援助的技巧)
「不管怎麼樣,我都會去試一試。不試不知道,對吧?」(示範冒險精神)


1. 讓孩子知道,心情複雜是正常的
或許你可以描述自己第一次跳水、第一次騎馬的心情。如果他堅持不肯,不要逼他,也不要笑他,這麼一來下次他做決定的時候,才不會對你的反應這麼焦慮。

2. 指出他以往一開始不想,後來又改變主意的經驗
例如:第一次去游泳池、第一次摸貓咪,讓他回想起踏出那一步時的快樂。

3. 不要失去耐性
害怕或有心理衝突的孩子,可能很難纏、黏人、易怒。對待他們,你更不能發脾氣,必須專注於孩子行為之下埋藏的恐懼。記住,你是在馴服孩子想要逃離現場的狂野本能,走錯一步,可能讓孩子更激動,你會花更長的時間處理。因此,不要逼孩子,也不要讓任何人逼你的孩子。如果你逼他,他以後要如何尊重自己、並且信任你呢?何況,孩子害怕的時候,什麼也學不會。

[中標]Step3:事後的強化
    當孩子有了新經驗之後,要強調正向的經驗:
1. 指出任何的成功經驗
不要誇張、也不要跟別人炫耀,但是要讓孩子知道成功在哪裡,例如:「你喜歡這個溜滑梯嗎?嗯,我猜也是。你玩得好開心,簡直不想停了。」

2. 指出進步
指出一年前、一個月前,同樣的狀況下,他是什麼模樣。讓孩子了解,改變是漸進的過程,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不是隔夜就發生的奇蹟。可以這麼對孩子說:「你以前看到這種溜滑梯也是好想溜,可是都不肯試。但是今天你試了。」

3. 誇獎他的『努力』,而不是獎勵成功或失敗!
例如:「你試著爬到一半了,真好。」

4. 讓孩子有機會當老師
讓他教更小的孩子或絨毛玩具熊,他是怎麼做到的、他怎麼克服恐懼、後來多好玩。這樣一來,整個過程他都會記得清清楚楚的了。


[中標]1.尊重孩子需要慢慢來的個性
我們不希望孩子覺得別人都很危險,但也需尊重孩子需要慢慢來的個性。可以告訴對方不要急切、稍微等待,等一下孩子就會比較友善了。如果孩子還是不自在,幫他找個藉口,即使是親密家人,也不要讓別人逼迫孩子。

[中標]2.別讓孩子注意到你的焦慮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跟陌生人互動就過於緊張,唯恐他遭遇不幸。請記得不要過度反應,否則孩子會感受到你的緊張。等他大一些以後,你可以教他不要坐陌生人的車、以及成人應該遵守的分界,但現在這個年紀,則是你應該幫孩子留意陌生人,而不是要他自己留意,但是要小心不要讓孩子注意到你在處處留意。首先,如果你自己面對陌生人會覺得不自在,孩子就會像你一樣。試著消除你的不自在,請朋友來家裡,或跟陌生人輕鬆搭訕。


[中標]5.了解孩子的敏感≠膽怯
高度敏感不等於膽小害怕。確實,高度敏感兒童長大成為大膽探險家的機率比較低,因為他們會更謹慎地評估各個狀況,也更能夠感覺到危險。所以他們的童年經驗非常重要,家長的角色也更為重要。因為,你不但在培養孩子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也是在形塑他的人生態度──信任、值得信任、活著真好。

教養高敏感孩子 PART 2 (有些因文章版型限制無法寫入正式報導中的)


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是高敏感的孩子,學習與孩子一起去學習重新定義孩子所有的行為。

當孩子年紀大一點的時候,你可以聽聽看孩子怎麼說,當孩子在講述的過程中,你可以知道孩子內心的一套規則是什麼,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的規則中,協助孩子一起找出,協助孩子可以使用的解決方法


有時候解決方法是從孩子心理面出現的,聆聽的時候包括聆聽孩子自己有什麼解決方法。

家長可以可以怎麼做?

(1)培養家長本身與孩子們的『彈性』
尤其是現在還境變換快速,包括鼓勵孩子嘗試新的事情,很看重自己失敗的孩子,協助孩子重新去定意什麼『失敗』,舉例來說,做了一個題目她就哭了,因為她覺得題目很簡單她理所當然應該要一百分,做家長的可以用自己了解孩子孩子的方式去告訴她,測驗評分或是評量都不是為了要你得到所謂的一百分,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要讓你知道妳哪裡學習得更好,可以在更進步。

爸爸媽媽聆聽的時候,要去聽出孩子的框架是什麼?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完全無法想像,只不過錯個2題到底有什麼好哭的?通常問題就是出在這,這表示主要照瞽者(引導著者並沒有身症去聽到與理解孩子,說出她會哭(以及出現任何您覺得心理面其實無法接受的)原因是因為,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個性,以及有她自己一套的規矩。

【BOX】高度敏感不是疾病
哈佛大學卡根(Jeronne Kagan)的研究顯示,90%的高度敏感嬰兒長大後沒有明顯壓抑或是焦慮的癥狀。

2排除外在的聲音,與自己的期待。
很多的爸爸媽媽會質疑與責備孩子,是因為自己也被外面的聲音影響。

【BOX】NG的溝通方式!
1「不要擔心別人怎麼想,別人根本沒有注意到你!」對於高度敏感的孩子,這些話欠缺說服力。
2第一個反應就是對孩子說出:「你又來了~妳又反應過度了。」不如這麼說:「妳真的不喜歡那個味道,對不對?可是你需要吃藥。如果把藥混在你喜歡吃的東西裡呢?可以嗎?」專注在議題和行為協助上。

  有些爸爸媽媽試了又試,他們覺得孩子不不「正常」。他們很擔心,更努力的要讓孩子達到他們或這個社會的期待,爸爸媽媽又更擔心,又更努力…最後爸爸媽媽跟孩子都覺得失敗了。不敏感的爸爸媽媽在教養高敏感孩子時可能比較容易在教養上陷入這個模式

高敏感孩子,怎麼教?

高敏感孩子,怎麼教?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你必須願意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

什麼是高度敏感?
【小標】高敏感孩子觀察力強、較具同理心、容易將經驗內化

  聯合心裡所的諮商師指出,高度敏感的孩子天生就比一般人能注意到所處環境中人事物的細節、行動前會更深刻的考慮一切,比較具有同理心。爸爸媽媽甚至從小就可以感覺得到孩子的敏感,高敏感的孩子可能從小對外的溫度,尿布的材質等,反應都會特別敏感,敏感嬰兒也比較容易受到家長的情緒影響,例如,家長的焦慮。

  大部分高敏感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同理心,較不能忍受不公平的事情,傾向幫不能講話的任何事物發聲,捍衛正義,例如,他們可能對虐待動物感到深刻的哀傷,看到別的孩子受到欺負時,反應會更為強烈,他們通常很早就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當然,高敏感的孩子並非聖人,如果他們有了一兩次不好的經驗,他們也會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退縮與放棄。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一書指出,研究顯示,年幼的高敏感孩子比一般孩子更具有內化的道德觀,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科強斯卡(Graznya Kochanska)做過實驗,她讓2~3歲的孩子看壞掉的東西,觀察誰能注意到東西壞了,她發現觀察力強的敏感孩子弄壞東西時也較激動,例如,弄破洋娃娃、衣服染到髒東西,

【小標】高敏感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新事物
   此外,年幼的高敏感孩子在學校裡可能不會主動開口,因此,常常會被師長認為過於安靜,但是,在家裡或是跟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喜歡說話。高敏感的孩子也比一般孩子會思考,他可能會問一堆問題:「那個小孩為什麼欺負別人?」、「妳為什麼這麼做?」,或是想像家裡的貓在想什麼,雖然所有的孩子都可能會,但是高敏感的孩子在這方面的傾向更強,他們思考「這是怎麼一回事」的過程可能很明顯,因此,要一個高敏感的孩子快速做出決定,是有難度的。《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一書的作者指出,15%~20%的孩子天生高度敏感,大約70%的高敏感者是內向的人,內向可能是高敏感孩子降低外界刺激程度的策略之一。

【中標】高度敏感=龜毛、難搞、害羞?
【小標】當我們的文化只鼓勵某些特質?

敏感是一種基本特質,我們如何描述這個特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標籤會影響別人如何看待孩子,以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有時候,文化只鼓勵某些特質,其它的特質不是被忽視,就是被壓力下來,帶來的結果是成人的獨特性較少,聯合心裡諮商所彭心怡諮商師提到,通常在我們的社會裡面並不是那麼期待自己的孩子是「安靜內向、不開朗活潑、不主動說話」其實,爸爸媽媽不妨試著去看某個特質所帶來的所有面向,而非著眼於單一的一面。


   舉例來說,大部分的高敏感孩子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內向安靜、不多話的,但是,一旦給他們較長的適應時間,減少逼迫與指責,當高敏感孩子融入漸漸適應所處的環境之後,他們往往會是特別貼心、善解人意、觀察力敏銳的孩子,雖然他可能並沒有外向、開朗活潑、主動的特質,但是,他本身的特質的人也會有其獨特的優勢,孩子有許多不同的天生氣質,即使同是高敏感的孩子,彼此之間也具有獨特性。


【中標】家長問卷:你的孩子是不是高度敏感?
請仔細閱讀下列的描述,只要部分符合或是曾經符合孩子的個性,都在□
中打勾。
我的孩子……
□1容易受到驚嚇。
□2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領標籤磨得皮膚癢。
□3一般而言,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
□4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
□5好像可以讀我的心。
□6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辭彙。
□7會注意到微小不尋常的味道。
□8幽默機智。
□9直覺強。
□10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
□11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
□12如果衣服濕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
□13有問不完的問題。
□14是完美主義者。
□15會注意到別人不開心。
□16喜歡安靜的玩耍。
□17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
□18對痛苦非常敏感。
□19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
□20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
□21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
□22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
□23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
■計分
如果你勾選13個以上的項目,孩子大概就是高度敏感。但不應該完全依據這份份卷結果來決定如何對待你的孩子。如果你只勾選了一兩項,但是這一兩項特質即為強烈,那麼,你的孩子仍可能是高度敏感的孩子。(問卷來源:《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

【大標】大而化之的爸媽VS高敏感的孩子
【中標】惡性循環?
有些爸爸媽媽試了又試,他們很擔心,更努力的要讓孩子達到他們的期待,孩子行為又不如他們的期待,爸爸媽媽又更擔心,又更努力…最後爸爸媽媽跟孩子都覺得失敗了。不敏感的爸爸媽媽比較容易在教養上陷入這個模式。


【中標】當孩子與你的氣質不同時,怎麼做?
每個人本來就有不同的天生氣質,小孩本來就有可能跟爸爸媽媽完全不一樣,這才是生命有趣的地方。爸爸媽媽跟孩子不需要具有相同的氣質才能相處,事實上,不同的氣質會有不同的優點,不敏感的爸爸媽媽跟高度敏感的孩子也依然可以相處愉快,最重的是爸爸媽媽本身要先意識到自己也需要改變,並且學習一些親職技巧。

【小標】接受、承認孩子的特質
    彭心怡心理師指出,如果當爸爸媽媽只是一直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或是家中的某個孩子特別「難搞」、「龜毛」,甚至常常不經意脫口說出:「為什麼姐姐(或孩子的其他兄弟姊妹),一點問題都沒有,妳(你)卻會這樣!」這對孩子的教養一點正面幫助也沒有。接受孩子的關鍵在於正視高敏感特質的優點,例如,孩子可能不會朋友一大堆、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就可以跟任何人機哩瓜拉講個不停、不會主動積極爭取要成為一個領導者,但是您的孩子仍會擁有其它愉快、獨特的人生經驗。

【小標】爸爸媽媽應培養自己調適期待的能力

整個育兒的路上,許多家長卯盡全力讓自己的小孩能夠去達到自己設出的那一條線,然後不斷失敗,也不斷在喊累,不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帶,事實上,她們不滿的是自己無法將孩子推到自己期待中的樣子,可憐的卻是孩子,因為孩子一直吸收到的就是:「我應該要那樣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我好像不是我媽的女兒,她不會以我為傲」

不符合期望會造成孩子深刻的羞恥感!!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的作者指出,有時候,不敏感的爸媽較容易對敏感的孩子產生不耐煩,爸爸媽媽聽到敏感孩子說出某些感覺時,他們可能會覺得「不可能有那種感覺」,轉而找出他們自己相信的解釋。

例如,高敏感孩子在說她感覺不太舒服時,爸爸媽媽可能會認為孩子在「假裝」、「引起注意」、「在抱怨」,事實上,對有些高敏感孩子而言,他們就是會害怕!而且無法不去想像可怕的後果。

此時,不妨試著鼓勵孩子多出說他們的經驗與感覺,幫助自己更能真正了解孩子。

【小標】如果孩子不服從,切忌誇張後果
不要說:「你為什麼要摘那些葉子放在嘴巴裡?我不是跟你說過不可以嗎?這樣做會死掉。」這只會讓她心生恐懼,好好解釋就夠了:「看到哪顆植物了嗎?這種植物的花很美麗,可是不要吃他的葉子或花,我叫妳不可以摘葉子,是因為你還不會分辨不同的植物,這種植物不能吃,而且弄到衣服會洗不掉。」

【中標】養育幸福的高敏感孩子
【大標】如何教養高敏感孩子
【中標】NG的教養方式
1不要跟孩子說:「不要擔心別人怎麼想,別人根本沒有注意到你!」對於高度敏感的孩子,這些話欠缺說服力。
2避免以責怪或嚴厲的口氣說出:「你為什麼要這樣?」
3專注在議題和行為上。不要說:「你又過度敏感了。」而是說:「妳真的不喜歡那個味道,對不對?可是你需要吃藥。如果把藥混在你喜歡吃的東西裡呢?可以嗎?」

【大標】如何教養高敏感孩子
對於成功或失敗特別在意,跟天生的氣質有很大的相關性,除非孩子有特別的經歷,屏除特別的原因,





有哪幾個原則爸媽可以把握住 ?

重新定義孩子所有的行為,、孩子姐姐穿沒問題
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是高敏感的孩子,重新去看待,可以

當孩子年紀大一點的時候,你可以聽聽看孩子怎麼說,當孩子在講述的過程中,你可以知道它的規則是什麼,爸爸媽媽可以從孩子的規則中,協助孩子一起找出孩子可以使用的解決方法。

案例:因為之前說了,但來家吃飯的叔叔伯伯說我是愛吃鬼、大胖子
接受孩子的感受放第一位,也會試圖讓孩子看到叔伯好的另一面,雖然這件事情讓你不開心,但這件事情不代表這個人的全部。
問問孩子下一次碰到這樣她想要怎麼作,當孩子想不出來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下一次你要不要試試看直接跟她說 我不喜歡你這樣
如果孩子說我不要跟那個叔伯吃,如果叔伯真的出言部訓,小孩沒有必要接受,
如果大人的關係夠親夠好,會直接跟大人說不適合跟小孩那樣說,

但是如果以小孩面對外在環境的話,必須告訴孩子他如果是不合理的話,可以有權力不接受

勿馬上否定他說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將來小孩有什麼想法就不會跟你分享任何事情。


有時候解決方法是從孩子心理面出現的,聆聽的時候包括聆聽孩子自己有什麼解決方法。

較無灰色地帶:「漸進式」協助孩子將RANGE打開,假設孩子內心的規則是她每天最多只願意吃五跟青菜,就別逼她吃20根。


高敏感的孩子,其實孩子有在思考他要怎麼融入這個環境中,不要去逼迫孩子

心理師舉了自己的例子,帶孩子去上畫畫,老師會特別跟心理師說:「妳女兒好安靜唷」、「妳女兒都不跟其他孩子玩,只會來找我。」有些話聽起來是很有影射的,當爸爸媽媽焦慮起來的時候,就會開始逼迫孩子「趕快去跟其他人玩啊」

高敏感小孩的優點
1 善於思考,跟她講道理他會接受,分析優缺點,她自己會思考,為什麼這樣,他們會依照他們的誌續性做調整。

2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事先告知她们我們要做什麼

3 剛開始會拒絕改變,所以要鼓勵他要勇於常是,如果她常是之後有好的表現或感覺,你看,這個嘗試步錯吧,趕快去強化她,他們需要鼓勵,對他們來說是有用的, 真正行為完之後,加強他的認知。

4培養孩子們的彈性,尤其是現在還境變換快速,包括鼓勵孩子嘗試心的事情,很看重自己失敗的孩子,協助孩子重新去定意什麼事失敗,舉例來說,做了一題她就哭了,因為他覺得他應該要一百分,「也許」是為了要你得一百分,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要讓你知道她哪裡可以慢慢改變

7為什麼有時爸爸媽媽需要去協助孩子調整他的框架,因為他建構起來的世界是她目前有限的經驗跟所學!!

爸爸媽媽聆聽的時候,要去聽出孩子的框架是什麼,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不可相信到㡳錯2題有什麼好哭的,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說出她會哭的原因是因為她不想錯,就會發現孩子有她自己的規矩。








【中標】家長不敏感的優點
有時候爸爸媽媽不那麼敏感,孩子還是會從爸爸媽媽這裡得到許多美好的經驗。

高敏感的爸媽與高敏感的孩子

很多爸媽明白小孩的敏感,發現自己其實也是這樣的時候他們更會同理孩子,發現當初自己被自己的爸媽認定難搞,她自己會產生挫折感,現在她發現自己的孩子是這樣子的時候,他們會更了解,怎麼做會更好。【BOX】高度敏感不是疾病
哈佛大學卡根(Jeronne Kagan)的研究顯示,90%的高度敏感嬰兒長大後沒有明顯壓抑或是焦慮的癥狀。

【中標】為什麼我的孩子高度敏感,別的孩子卻不?
氣質是內在天生的基本個性,經由遺傳物質決定,從出生時就存在了,其它高等動物也具有天生內在氣質,例如,不同狗種有不同的個性,有具攻擊性的鬥牛犬、保護幼小的牧羊犬、驕傲的貴賓犬,當然成長的環境一定會造成影響,但是很難藉由外力就讓一隻鬥牛犬變得像吉娃娃一樣。這些個性的演化,都不能視為病態或缺陷,這都是正常的氣質變化。

【小標】不要期待孩子喜歡你小時候喜歡做的事
  不敏感的爸媽傾向有什麼說什麼,也喜歡從事社交活動,但是,不該因為本身的愛好與經驗就過度擔心孩子「錯過好東西」,進而把自己過去的經驗描繪得有如天堂般美好,《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的作者指出,你的童年生活可能很棒、很野,但是要記得,孩子也會有他自己的愉快童年回憶,只是跟你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