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邱珍琬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林繼偉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翁士恆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兼學生諮商中心主任 管貴貞
參考資料/《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
【中標】樂觀與天生人格特質有關?
樂觀,是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嗎?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表示,從人格心理學來說,的確有著這樣的理論根據,雖然先天有影響,後天爸爸媽媽與孩子間的互動與調適,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影響更重要。中國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管貴貞表示,正向心理學的角度認為樂觀有與生俱來的部分,但強調樂觀是可以學習的。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林繼偉指出,氣質只是人格的一部分,有些人受到外在刺激,的確比較不容易產生負面反應,除了與天生氣質有關之外,還受到下列4因素所影響:
(1) 情緒閾
情緒閾的不同,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強度就不同,情緒反應閾較高者,較不容易受到刺激;較低者,對外在刺激反應較大。
(2) 情緒本質
每個人的情緒本質不同,情緒本質比較豐厚的人,傾向開朗愉悅,反之,則較容易對外在刺激產生較大反應。
(3) 情緒與認知交互作用
情緒不好時,想法也會被影響,變得較為負面,但有可能只是某段時間
的某種情緒狀態,並不代表這個人就是一個不樂觀的人。
(4) 認知基模
人會受到過去不同經驗的影響,對於同樣的事件產生出不同的詮釋與觀點。
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提出到的3個很重要的療癒要素
翁士恆助理教授提到,人本心理學家Carl Rogers所提出到的3個很重要的療癒要素
1同理
2無條件的正向關注
3真誠
爸媽無法接受孩子樂觀活潑?
若是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一樣,就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開心果,然而,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期望或認為自己孩子的天生個性就是活潑樂觀的,甚至一看到孩子沒有一直維持笑容,似乎也會很想要「糾正」孩子,認為他們應該趕快打起精神,笑嘻嘻才對,爸爸媽媽這樣的期待真得合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又該如何調整呢?
【中標】大人為什麼會不鼓勵孩子表達情緒與感情?
《無心的壞話,會寄放孩子一輩子》一書提到,有時候我們大人並不鼓勵孩子表達感情,然而孩子從一出生就是個表達專家,相當清楚如何讓外界精確知道他們的感受,但隨著時光流逝,每當孩子表達情緒的時候,卻總得到「不應如此」的暗示!我們從小就接收上一代的這類暗示。
所以自然而然的也這樣對待我們的小孩,不讓他們自由表達情緒。當我們關愛孩子的傷心、失望、生氣、難過、困窘、罪惡,或是挫折,我們會為他們難過,但還是不要說出來比較好,因為這樣就不會有感覺、不會難受。
【小標】人為什麼會有情緒?
人為什麼會有情緒?當感到悲痛或是失望時,可以與他人聊聊抒發情緒,就是要透過告訴他人「不要再做或是說那些讓我們困擾的言行」來獲得排解,開心時可以表現出來讓他人知道自己為何開心,並分享喜悅,他人可以幫助我們延長這份感覺,還有許多情緒像是罪惡感與羞愧,則是驅使自己承諾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要是壓抑或是隱藏情緒,而不是去感受與釋放,情緒就不再是強而有力的溝通工具,緊抓住惡劣情緒不放,怨恨只會不斷滋長,膨脹成為四百萬種的炸藥時,方圓數百里之內都會被夷為平地,大人若不鼓勵孩子表達各種情緒,那麼當孩子在必須表達或是接收各種情緒時,他們就會覺得不自在。
【小標】認識自我
包括認識情緒、接受情緒、管理情緒
否認情緒並不表示它不存在,事實上,它就是自我的一部分,此外,認識情緒是讓人存活相當重要的一個機制,因為害怕、生氣,人才知道要避開風險。此外,情緒還有社會性功能,讓我們可以感受他人的情緒、了解他人,有助於人際互動。
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邱珍琬教授提醒爸爸媽媽,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應該引導孩子幫各類情緒命名,並且讓他們能夠去感受與經歷什麼是開心?什麼是難過?什麼是生氣?接著再進一步與他們一起去正視情緒,並且學習管理情緒。
【BOX】跟孩子一起運動吧!
邱珍琬教授強調,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不但能夠學會更妥善的運用時間、從失敗中學習、獲得成就感,也更能培養挫折忍受力與情緒智商(EQ)唷!
【中標】「讓孩子的情緒能夠完整發展」應早於培養正向態度
翁士恆助理教授更進一步指出,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應優先於爸爸媽媽想要培養出孩子的正向態度,就是必須要讓孩子的情緒能夠完整正常的發展出來!那麼,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當孩子感到生氣或是難過時,協助他們將這些生氣、難過情緒表達出來,接著,導引孩子看見其他的可能性,同時,爸爸媽媽也要學習觀察孩子的開心是不是真的開心,孩子的難過是不是真的難過,而不是跳過這些階段,直接要求孩子要能夠馬上變得開心或是去逗孩子開心。「事實上,我在作兒童心理治療的時候,也一定會先讓小朋友們有充裕的時間去抒發他的難過。」翁士恆助理教授說。
【BOX】DO it!在培養孩子正向態度之前!
1協助孩子能夠真正接納表達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
2協助孩子一起學習去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小標】與其在孩子傷心難過時說:「打起精神來!」不如…
與其在孩子傷心難過時說:「打起精神來!」不如試著認同孩子的情緒,讓他知道人會有情緒是非常合理的,例如:「我了解你的感受,狗狗死了我也很難過,現在會覺得悲傷很正常,因為15年來牠都是我們家的一份子,我們都很想念牠,你需要聊聊嗎?」告訴孩子你願意聽他聊聊,並且認真傾聽。
【中標】問題情境:
有些人事情發生後,將情緒抒發了,真的就可以完全讓事情過去,不放在心上了,但是,明明已經抒發了情緒,卻還是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經常又重複提起?
【小標】內心真正需要並未被滿足
林繼偉副教授說,若是事發之後已經完整抒發了情緒,卻還是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或掛在嘴邊經常重複提起,表示心理需要並沒有被真正滿足!有可能是採用的解決方法,並沒有真正回應到他本人的需要。
此時,可以試著「開拓新的想法」,其實,新的想法並不代表真的是「比較好」、「保證能夠解決問題」的想法,之所以鼓勵要試著開拓新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鬆動當事者原來只執著一個點上,希望讓他的心靈能夠多些自由。
【大標】你誤會「正向心理學」了嗎?
邱珍琬教授指出,有情緒的表現表示這個人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與「反省」自己,此外,才有機會去學習與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做法,讓自己下次再遭遇相似的事情時,能夠有機會運用更好的處理方法。因此,如果要求一個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有起伏的情緒,必須一直表現得正面陽光、笑臉迎人,這並非是正向心理學。
邱珍琬教授指出,正向心理學是在鼓勵個人遇到挫折時
1夠學會先看到「自己做得好」的部分,懂得自我肯定與鼓勵
2進一步思考、反省是不是還有哪些不同方法可以用來應對與處理他所遭遇的挫折。
【小標】正向心理學的目的:培養出孩子真正的自信心!
正向心理學也強調培養挫折解決力、韌性,以及復原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從適當的挫折中學習。有時候,爸爸媽媽會因為不忍心看到孩子難過、失望,忍不住就出手直接把孩子本來該遇到的障礙拔除。
事實上,孩子需要的是爸媽耐心的「引導」,而不是「代替完成」。
如果孩子一直在這樣被保護的環境下成長,他會變得無法相信他自己其實是有能力做到很多事情!等到將來遇到一個可能在一般人眼中根本沒有什麼的事件,只要不如他預期發展,就會無法獨立承受與面對,甚至走上極端的路。
【大標】越安慰,越糟糕?
有些話,乍聽之下是安慰或希望激勵孩子的話語,但卻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例如,「你就是想太多啦」、「你怎麼會那麼悲觀」、「不要再一直去想了啦」、「也還好吧」、「你看誰誰誰不也好好的」、「怎麼可能」、「往好處看啦」、「你就是以前沒吃過苦,被寵壞了」!
【中標】安慰技巧,你用對了嗎?
邱珍琬教授表示,請爸爸媽媽先靜下心來想想,人類本來就是社會的動物,他人的反應的的確是會影響到個人的,也因為如此,人才會去關心彼此、照顧對方,也會想讓整個社會能更進步、和諧。因此,當孩子主動與爸爸媽媽分享他所遭遇的不愉快,父母第一步並非去要求孩子「不要想太多」、「開心一點」、「也還好吧?怎麼可能」、「不要理會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啦」!
【中標】NG!讓孩子認為表達情緒是不對的事
如果當孩子一表達什麼,爸爸媽媽就否定他,或是否認他的情緒,覺得他真是個奇怪的孩子,孩子就會學到「表達情緒是不對的」。只要他表達出來的不是開心的情緒,自己就是不被喜歡的、不被接受的,時間久了,孩子所學到的只是在爸爸媽媽面前隱藏或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不但不會想再跟爸爸媽媽分享任何事情,更沒有機會學會如何面對、處理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解決事務的技巧。
邱珍琬教授建議爸爸媽媽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小標】STEP 1: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主動與爸爸媽媽分享他所遭遇的不愉快時,爸爸媽媽首要任務是「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的」,將來才會願意跟你再分享更多事情。
例如,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回家又氣又難過的講述今天發生什麼事情,可以先試著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又生氣又難過,要是我是你的話,遭遇到這樣的狀況,一定也會很生氣、很傷心的。」
【小標】STEP2:引導孩子看見他做得好的部分
肯定與接納孩子的情緒之後,爸爸媽媽可以說:「今天同學這樣鬧你,但是,你都沒有因為很生氣而亂打人,我覺得你今天這樣表現得很棒唷!」
【小標】STEP3:與孩子一起討論下一次面臨相似問題的多元解決方法
並不是引導孩子看見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就結束了唷!接著,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檢視看看孩子的做法是否有可以調整之處,與孩子一起來討論還有哪些不同的應對方法,能夠讓他下一次再遇到相似狀況時,有機會可以試試看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讓他處理得更好,這同時也在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貴貞主任認為想讓安慰真正發揮作用時,父母也須衡量自己的狀況,如果父母自己的狀況也不理想,請放慢自己的做法,先讓自己休息一下,等自己狀況較為穩定時,再與孩子討論也不嫌遲。
【BOX】明確表達情緒能讓他人更了解與知道如何協助你
翁士恆助理教授強調,一個人能不能學會表達自我的情緒與需求,是否能讓他人了解你目前正在經歷的情緒狀況,其實是相當重要!因為當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感覺與需求明確地表達出來,他人也才有機會了解與學習,如果他們真心想要給你關心或幫助你時,他們可以怎麼做。
【中標】你給他人的建議與訊息,其實包含了自身的焦慮?
看到他人表達焦慮,自己也會產生焦慮情緒?林繼偉副教授表示,這是一種錯誤認知,以為只要對方沒事了,自己也就沒事了,希望趕快把對方的負面情打發掉,其實是希望打發掉自己的情緒。可以試著提醒自己,我有覺察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覺察他人,我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夠協助對方發現自己的不合理,而不是要去除對方或本身的焦慮!
【小標】將「你訊息」、「我訊息」分開
翁士恆助理教授指出,「我訊息」是單純表達我自己目前的狀態與情緒;「你訊息」表達的是希望面前的人去做的事。然而,一般人常會將你訊息跟我訊息混在一起,明明是要求別人去做什麼事情(你訊息),但其中包含了我自己的感覺(我訊息)。
舉例來說,老師的情緒不穩定,她面對到不穩定需要她幫助的學生,她會將錯誤全都推給學生。她可能沒有想過是因為學生的反應,引起了自己的更焦躁的情緒反應,才會聚焦在認為學生孩子的反應是極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我們不但要學著把『你訊息』、『我訊息』分開,也要了解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並不是我們的,先讓自己不被影響,有時候反而比較能夠給予對方他所真正所需要的支持。」翁士恆助理教授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